佛教净土法要第一卷净土白毫观修法第四章《始终心要》浅讲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8 浏览:491次

始终心要

[唐]荆溪巨匠湛然述

夫三谛者,自然之性德还。中谛者统统统法,真理者泯统统法,俗谛者立统统法,举一即三,非前后还;含生本具,非做作之所得还。悲乎!秘藏没有显,盖三惑之所覆还。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还。因而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尽生佛之化名;同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图,没有自证得,莫之能返还。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统统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摆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统统种智,成溺职身德。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异还,非异时还,自然之理,具诸法故。然兹三谛,性之自你。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由因至果,非渐建还。说之次序递次,理非次序递次。纲领如斯,网目可寻矣!

始终心要浅释

这篇《始终心要》,是凭据《法华经》《玄义》和《文句》的自行因果及解行建证的意义,以简朴简要的二百八十多字,提要性地阐述了始终如一的建学进程。由于荆溪尊者生怕初学台宗的人,对《玄义》、《文句》、和《摩诃止观》这三大部的经天纬地义理,畏繁而没有处置商量,那末台宗解行建证的轨则便会今后隐没没有彰,所以尊者没有能没有摄取三大部中的自行因果等的意义,发明晰《心要》这篇著作。这篇心要风行曾经好久,但注解却很少见,正在宋朝时有净岳和由义着《科文》及《注》各一卷,民国有谛闲法师著《心要注解》,及门生骆季和居士《略钞》,又有静建法师著《心要义疏》,倓虚法师著《心要义记》。因而,心要之义大阐,近代以来,为台宗学者所注意。

一 修行的始终

建行的始等于因地的入手下手阶段,建行的末等于果地圆满的境地,因而“始末”两字事实上包罗了缘起门的信解行证。正在台宗来讲,等于六即佛义。谛闲法师说,“始末两字,赅六即义,通迷悟,合建证,收因果还,以迷悟言,理即为始,以建证言,名字即为始,以因果言,观行即为始,皆以末究即为末还”。可见这始末的历程是就缘起的事相层面来讲,由于迷悟,建证,因果的差殊,完齐是相对性的。如从圆融的理性来讲,那末,三惑、三因、三止、三观、三智、三德、三身,皆即三谛,亦皆即实相,并没有两体。由于“真如湛寂,尽思尽义,非因非果,无始无末”,所以迷悟本空,建证亦幻,体会到这一事理,能力深入齐性起建,齐建正在性的妙义,能力控制始末取事理的两重干系。

两 修行的心要

“心要”既指这篇著作是三大部的关键所在,又指我们修行的关键所在,由于心如果全部修行历程的中间和要点。

本宗的观境是以第六认识的妄心作工具的,所以在五种心中,既非草木心,肉团心,又非集起心及真如心。但这现前的一念攀登心,却齐妄即真:迷妄时,或幻起草木心、肉团心的依正现象;或由业力种子结集诸法。若是观此心识,当体无生,离能所别离,则等于真如心。由此可知,这第六认识,日用现前,离我们近来,最密切,所以,能观的智是这个心,所观的境又是这个心,既是观智,又是观境,切实其实细微不堪设想。

所谓“要”者,即观者现前一妄心,圆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空等于真理,假等于俗谛,中等于中谛。三谛同心专心圆具,没有次序递次取前后,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莫名其妙,这便是一境三谛的妙理。遵照妙理去观照,便成圆融妙观。一念虚妄之心,顿成三谛妙境。所谓一念相应即一念回真,念念相应即念念回真。这一境三谛的圆融观法,是本宗的关头,所以由名字即佛的圆解。一直至终究即佛的圆证,没有没有以此义而返妄回真的,所以称为心要。

三 三谛之理本自具足

夫三谛者,自然之性德还。中谛者统统统法;真理者,泯统统法;俗谛者,立统统法。举一即三,非前非后还,含生本具,非做作之所得还!

夫三谛者,是先提出“三谛”这个名词,然后再开展阐明阐述。夫是语气词,三谛即真俗中。所以称为谛,是由于这三者全是审实没有虚的真谛,是世出生避世法的绳尺,是万法的泉源,是统统修行的回趣,还是果德的理本。因此是至真至实,至重至要,诸佛悟此而成正觉,而荆溪尊者所以将此立为心要,还即悟此三谛的佛法关键所正在,第二句,“自然之德行”,是阐明三谛是我们性具的德本,所以叫作性德,这本性德,正在凡是没有减,正在圣没有增,正在染非染,正在障非障,既没有需修持,还没有待证成,所以有佛无佛,性相常然。由于没有待做作,本自具有,所以叫作自然。

“中谛者,统统统法”。无偏无陂叫作中,统统法即指宇宙人生的万物,亦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统是统摄或总汇的意义。这中谛之理,既包含了本体界的真理,又包含了现象界的俗谛。是以统统万法,或者是真,或者是俗,二边满是中道,即真即俗,即中,这便是自性的体大。

“真理者,泯统统法”。真是指没有幻妄伪蔽,还即空寂无染的意义,泯是亡的意义,又有融汇义。由于统统诸法,原无自性,当体即空,没有过是人缘和合而生,人缘散灭即消逝。所以站在真理层面说,天下万法,当处空寂,了没有可得。没有但俗谛法没有可得,即中道谛亦没有可得,即所谓无俗无中而没有真,可见三谛皆回无相,这便是自性的相大。

“俗谛者,立统统法” 俗即指天下万法,马上树立,统统法,等于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正在俗 谛层面说,自性舍不得一法,事事无碍,相相宛然。因而,正在俗谛来讲,真理,中谛,还随缘而成俗法,所以三谛悉是树立,即所谓无真无中而不俗。因而,这三谛皆成俗谛的缘生,这便是自性的用大。

佛教净土法要第一卷净土白毫观修法第四章《始终心要》浅讲

以上三谛,包含了统统佛法,高深难知,只有依三观的妙观,而进三谛的妙境,方能一念相应,顿悟实相。所以言语难进,唯证乃知。

“举一即三,非前后还”。由于法性无为,没有语言文字及统统现象可得。所以,以上三谛,三纷歧定是三,正在意义上不能不不分三方面来叙述。一纷歧定是一,正在理体上不能不不归纳为一,因而说三说一,全是随众生根性来讲。中谛,真理,俗谛,三者,不论是纵横并别,所以说非前后还。由于,既不论是中谛,正在前,两谛正在后,还不论是两谛正在前,后有中谛,如果有前有后,即有纵横并别,便成可思议法,由于三谛圆融岂有此理,所以非前非后。

归纳起来说,中谛是统理而绝待的,真理是泯合而绝待的,俗谛是树立而宛然的,举一即三,齐三即一,圆融无碍。

四 无明,尘沙,见思的覆蔽

悲乎!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还。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还。

“悲乎”是感叹词,由于三谛妙理,没有由他得,是我们固有的至心,正如衣里的明珠,没有遇亲朋指导,其人没有知道。我们众生,仿佛怀珠作丐之人,对本具的三谛妙理没有知道没有闻,是以是非常可叹的。没有知道自心之妙,叫作秘,含于苦恼垢中,叫作躲;由来未悟,虽常现前,迷而没有知道,所以说没有显。三惑便是见思,尘沙、无明。盖是由于义,即推寻源委的文句。我们本有的灵妙至心,之所以没有现前,,是由于免没有了真理,起见思惑;免没有了俗谛,起尘沙惑,免没有了中谛,起无明惑。这三惑遮盖了自性,所以三谛虽常现前而没有知道没有觉。是以无明能翳法性,尘沙能障化导,见思能阻空寂。这里的法性即指中谛,化导即指俗谛,空寂即指真理。以上是总的阐明覆蔽的原理,这里是离别详示所覆蔽的不同。无明便是无所明白,现前的万象森罗,满是中道法性,可是人们却没有明白,由没有明白即成无明,便于中道法性,没有隔而自隔,所以说无明翳乎法性。尘沙二字是比方,由于化导众生必需上识诸佛法药,下知众生惑业之病,又能应病取药,令其服行,这就叫悲智双运,没有被尘沙般的现象所停滞。倘若劣慧蒙昧,上没有可以识法药,下没有可以解众惑,就被覆障。由于惑业之多,没有可以算数,如尘如沙,所以用尘沙来比方。这尘沙是以劣慧为体的,假如尘沙惑没有破,则化导没有可,而俗谛之理非障成障,所以说尘沙障乎化导。由法尘起离别叫见,由五尘起贪爱叫思。正在见道时断的,叫见所断惑,略称见惑;正在建道时断的,叫建所断惑,(或叫思所断惑),简称思惑,还叫取相惑。由于对事事物物,皆生离别贪爱,而取着舍没有得,而对真空寂灭之理,非碍成碍,所以说见思阻乎空寂。

但这三惑,皆非实在,是三谛体上幻妄而成的。好象空里的狂花,由目病而现,又如梦中幻梦,满是梦心所现。因而三惑满是化名 ,求其事实了没有可得,所以说:“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还”。

五 世尊的叹息

因而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尽生佛之化名,同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图,没有自证得,莫之能返还。

从前是荆溪尊者的感叹,这里引用了佛的感慨。

无明大梦,虽是十地等觉诸大士,睡眼仍然未齐醒,唯佛一人,可称大觉。这里的大憬悟者,并不是他人,恰是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由于慈心无量,为三界中最为高贵者,所以称为慈尊。喟是象声词,是心里太息时收回的声音。佛虽然大觉大悟,但众生仍在存亡永夜之间,无明大梦当中,不知道何时能背尘合觉,所以兴大慈善,长吁短叹。

无伪叫做真,没有异叫做如。由于三谛至理,历来无伪,千古没有异,横无边沿,竖尽始终,包括法界而无余,没有内外之分,所以界是无界之界,为了行文便利,化名为界内。真如无为,离名尽相,既然没有全是诸佛的洪名能够标示,更没有能以九界众生的称呼可称,所以说尽生佛之化名。这里是约理阐明如,下句是约智阐明慧,究其这两者的泉源,理智原来一如,两而没有两,正在真如层面既无生佛的化名,正在智上的崎岖阶层,自他形相的不同还一样没有存正在。所以说对等慧中,佛和众生历来无差,没有自他形相的相对,由于自相他相,全是妄相,所以经中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原来无有天下众生。”论中还说:“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终究对等,没有行变异”。所以说“对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然则,真如的理体取同等的聪明,虽然同等没有贰,可九界众生仍在迷中,将齐三谛的真如,覆成三惑的迷障,所以说众生有了妄图。由于妄图的迁流,由迷积迷,沉溺长劫,所以说“没有自证得,莫之能返还”。

六立法治病

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由是”是承接上文连接下文之谓。立乎以下是阐明佛祖用大乘法药,对治众生的芥蒂。立观是用药,建观是服药,破惑是治病,证智成德是生效回复复兴。本宗所立的三谛是根据《仁王般若经》,三观则来源于《璎珞经》,两经间有相互发现。三惑是根据《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论》而开,三智根据《大品般若》的《三智品》中,三德则在《大涅盘经》中详示。

七 观相的次序递次

空观者,破见思惑,证统统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摆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统统种智,成法身德。

这是针对不得不圆顿妙观的人,作次序递次阐明。实际圆顿行人,正在名字位中,圆悟一境三谛的妙义;正在观行位中,圆伏五住懊恼;正在类似位中,粗垢任运先降,脱四住懊恼;分证位中,分破无明,分证三德;毕竟位中,破尽四十二品无明,穷源完全,智断圆满。总之圆顿行人,悟三谛圆融,莫名其妙,故得圆伏五住,圆破三惑,圆证三智,圆成三德,即所谓一悟统统悟,一建统统建,一破统统破,一证统统证。文句虽然有次序递次,但意义却正在同心专心。

了知诸法无性,而没有起辨别,于此相应,叫做空观;了达诸法如幻,唯是化名,于此相应,叫做假观;观了诸法,非有非无,纷歧没有异,若时若处,无没有相应,叫做中道观。

以空观观于真理之境,境观相应,则见思惑便会自然消殒,能观的心便会自然转成伶俐,所以说证统统智,统统内法内名,便能知能解,统统外法外名,还能知能解,即了知统统诸法,一相无相,正本空寂,所以叫做统统智。成般若德,是指彻照心源的伶俐,正在前所观的真理之境上,至此惑破理明,照了无遗,真理之理体终究而显。又由于具足常乐我净的涅盘四德,所以称为德。

以假观观乎俗谛之境,别离药病,应病取药逐一令其服行,化导无碍,则尘沙惑破,俗谛理明。这时候能用诸佛统统道法,提倡众生统统善根,所以叫做道种智。又能于统统法,自由无碍,摆脱统统众生,所以称为摆脱德。同上还具有四德,所以称德。

以中道观观乎中道第一义谛,境观相应,障中的无明任运脱落,所以说破无明惑。这时候由于能用一种智,知统统道、统统种,所以叫做统统种智,于中谛境,终究穷尽,终究无为又与此同时具足四德,所以叫做法身德。

八 表现圆融义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互异还,非异时还,自然之理,具诸法故。

这是对已得圆融妙理的人,作圆融具德的阐明。这是台宗本心,也是佛陀出生避世的本怀。由于迷悟建证,破立与此同时,不离当念,所以这不是各另外;与此同时现前霎时心中,故这不是异时的。能破的是观,所破的是惑,能证的是智,所成的是德,能所不贰,建证一揆,因而性具三千诸法的妙义,是本宗不同于统统学说的关键所在,使本宗妙观之义,更显得圆融无碍。

九 总结建证的全部历程

然此三谛,性之自你。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由因至果,非渐建还。说之次序递次,理非次序递次。

上文说“自然之理,具诸法故。”这里又总结说,不管正在迷正在悟,三谛具足诸法,终竟不改。所以说,“性之自你。”由于迷了这三谛,所以由性具之染而成三惑。三惑是依附三观而破,所以观成便证成性具的三智和三德。

止观是因,智德是果,因果原本同心专心,所以没有属渐建,始终没有离当处,所以三谛之理没有落次序递次。古德云:“性德之行,异乎历别,言没有顿彰,故有前有后,理正在霎时,挖苦次序递次耶。”

十 统统佛法纲领

纲目如斯,网目可寻矣。

纲目即指心要,网目即指教眼,教法无量,如同弥天之网,即以谛观为纲,性建诸法为目。因而,若能明晰这篇心要的谛观宏纲,即能了达诸佛设教的网目,所以说网目可寻。

然而这谛德,乃是诸佛毕竟之所证得,经中说“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故我世尊,初成正觉时,即欲说此妙义,只是众生无根机,不克不及领受。所以用渐次法,调熟机宜,到了灵山会上,才会权回实,刻畅本怀。露台智者大家,灵山亲承,悟佛心传,秉佛心而自行化他。尔后宏台宗者,无不以此妙义为心宗。纲提目张,观明道悟,深入佛慧,广利有情。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