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放生好处多多,经常代放生的对个人的功德有多大?经常代放生好吗?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3-18 浏览:802次

一、放生当天吃了荤怎么办

1、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理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

代放生好处多多,经常代放生的对个人的功德有多大?经常代放生好吗?

2、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多。本来,大乘菩萨的见解、行为、修法,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但所有这些方便,均可以归纳成为六度。

3、如果我们能如法放生,即使是放一条生命,也有办法具备六度。如何具备呢?下面我们分别讲述:

4、如果能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回向菩提的三殊胜摄持,放生就是非常殊胜的行善。

5、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杀生的罪过无穷无尽。不要说无始以来,就是这一世,从出生到现在,杀生的罪过也有很多,足够将我们赶向地狱,放生就是最好的对治力。同时还要发心,从此以后,不故意去杀害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决心,杀生的罪过是一定能清净的,这毋庸置疑。如果不能这样下决心,也可以在生命里选择。譬如说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不杀蛇或不杀泥鳅,这样发誓再放生的话,就可以清净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杀蛇、杀泥鳅的罪过,但杀其他生命的罪过不能清净。

6、放生是清净杀生罪业最好的一种对治方法。但是,如果仅仅为了清净自己的罪障去放生,虽然罪业可以清净,但这不属于大乘佛法。将放生作为自己清净杀生罪业的对治力,还是发大乘的菩提心,全由自己选择。

7、过去无量的佛陀,包括释迦牟尼佛,当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发誓度化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成佛之后自己成佛。但我们尚未成佛之时,他们已经成佛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不是。佛的悲心广大,所以这样发愿。因为他的发愿非常伟大,非常殊胜,所以能很快成佛。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一己私利,至今还在轮回里挣扎。所以,是否能够成佛,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发心。

8、有些人认为,鱼市场的生命如恒河沙,我们买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所以很失望。那么多鱼是买不完的,那么放生究竟有多大意义?

9、想解救所有的生命,不要说我们,即使佛也无能为力。佛也只能度化有缘的众生,面对无缘的众生,佛也无可奈何。放生也是这样,即使你富如帝释天,也买不完所有的生命。因为众生是无边无际的,佛度化众生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我们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只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众生。

10、每一个参加放生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善根,这在经书里有记载。譬如我们一百个人去杀一个人,这个罪过不是我们一百个人分,而是每一个人都有杀一个人的完整罪过。行善也是这样。譬如说一百个人去放一条生命,每一个人都有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不是这一个功德一百个人分。我们现在已经放了将近两个亿的生命,参加放生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这份功德。这种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议,如果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一定能够清净我们所有的罪业。

二、放生鸽子的功德美文

1、有没有功德,还要看自己作此行为的发心上。

2、举例来说,如果知道放生,做善事等等可以有功德,所以自己去做,为了更多的得到功德,那么这个功德就会受到干扰,即便有也是很有限的。因为自己怀的是“求功德”的心,得到好处的心。说白了还是为自己。这就从根源上又发现了“自私心”,“利己心”。所以这个功德就会受到干扰,心念上已经决定了不清净,有污染,那么即便有功德,也是很有限的了。

3、而为了救命,不忍心那些生命遭受刀砍油煎,或者不忍心看到苦难的人受折磨。赶快去帮他们离苦,把将要被杀的鱼放掉,让它好好的生活。这些发心都是在为利益别人,不为自己,只为救苦救难,由此功德自然广大,不求自有。越不自私反而越是功德。

4、由此可以理解“功德”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决定于我们行为的发心和目的。“为自己”则微,为众生则大。就像一个男人帮助一个有困难的美丽少女,这个男人的心念决定了其“助人”行为的性质是“正”是“不正”。如果只是为了美丽女子摆脱苦难得到安乐,别无他想,那么这就是真正的“善举”。而如果希望给予美丽女子帮助后能够得到女子的爱慕,则其助人行为就“不是善举”。这个男人动了私心。

5、所以清净的心是关键,这需要修行锻炼。所以通常在修学中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就是“回向”。在我们意识到功德的情况下,立即“转施”给众生。由此避免自己的贪婪心。自己不占有,给大家分出去。这样一来功德反而更大了。因为自己真心不占有,越不自私,越是功德,无穷尽。

6、七条鱼代表着吉祥和财运,不管是养鱼还是放生一般都是七条,鱼一般单数最好。

7、其实放一条或者是多条都是可以的,主要是看你在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心诚则灵,不要因为放生而放生,要有一种普度众生的感情。

8、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之中;佛教称行此仪式之法会为放生法会(简称放生会)。供此放生用之水池,称作“放生池”。

9、佛教提倡放生,源于《梵网经》所列四十八种轻戒中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故六道众生悉是我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10、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从生物界角度看在生态系统中,知了类群丰富,将其放生,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的好处。因为知了是初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与食物网的下层,起到为鸟类、捕食性昆虫等次级消费者提供食物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