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需要放生吗,达真堪布:总是生病,需要换个房子吗?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8-25 浏览:258次

一、北京哪里适合放生青蛙

过生日需要放生吗,达真堪布:总是生病,需要换个房子吗?

1、问:我身体一直不太好,小病不断,大病也偶然有犯,有算命的说是我住这地方的风水不好,需要换房子。您看有这个必要吗?

答: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忏悔来解决。比如你经常病魔缠身,这个时候若是去找仙家或道家算命,然后又上医院,这就说明了你没有因果正见。短命多病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过去世中杀业太重,这是杀业的果报。若是想从病苦中得到解脱,想健康,就要忏悔、消业。就像点火了就会冒烟一样,要解决烟的问题,就要把火熄灭。因结束了,果自然也就结束了。

真正有正知正见的人不用找人算命,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给我们算好了,而且连解决的方法都教给我们了。佛算得最准,因果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才是解决问题最究竟的方法,其他的方法都不是究竟的方法。你找仙家或道家,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佛传讲的佛法、正法,就是忏悔。业障消掉了,命运自然就转变了。

2、











7)、危害性鱼龟类,如巴西龟、鲶鱼、黑鳢鱼等等不可放入放生池等封闭性水体,以免伤害其它鱼类。尤其是巴西龟只能善心家庭收养,不可放入江河湖泊,以免为害江湖。

3、





5)、鸡鸭等养殖家禽,以善行家庭收养为宜,不可放于野外。

4、

2)、狗、猫则为宠养性动物,能遇见的往往是被遗弃的流浪者,那种悲惨的境况实在令人悲悯。被宠消福,宠福消尽、苦境现前。被救助时往往非伤、即残,救助后要先给予治疗,改善后应鼓励善信领养。

5、
野生哺乳动物能得遇相救者,往往以受伤致残,不可急于使用“破伤风”等针剂,因非当天致残,否则反而会令其中毒死亡。若有骨折,关键时尽快将其送至野外山林、多杂草灌木的地方,用树白皮给予复原包扎,让其躺于活血小灌木下自己食用树叶而康复。

6、
要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并尊重、珍惜不同生物的生命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一旦遇到或发现其生命受到威胁、面临危险时,则应尽力救助,使其远离伤害。尤其是某些破坏性动物,如老鼠,在其生命没有受到危险的伤害时,不必去招惹它;当它开展破坏行为时,则要阻止它。

7、


长寿者,如《分别善恶报应经》中说:一离自手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荻长命报。

8、

重报报尽,再得人身时亦多短命或多病。

9、近来,由“放生”而引发的放生动物伤人及反响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在“放生”的方式、地点、及放生对象选择上的不当,以至于造成伤人、引起恐慌事件不断见诸报端;2008年7月18日青岛崂山景区千余条放生蛇扰民,2012年6月1日,十余名北京客来到河北省兴隆县苗耳洞村,将数千条蛇放归野外。长蛇横行并爬进村民家中,一度在当地引起恐慌。因此正确认识放生,积极引导,实现科学“放生”,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既是佛家真谛,也是和谐社会需求。加强和规范对“放生”的管理,也成为了现实较为迫切的要求。

10、所谓“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虫禽兽放之于池沼、山野之中,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已形成了独特的《放生仪规》,在藏传佛教中亦然。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其意义在于唤醒世人的恻隐、仁恕、慈悲之心,为天下苍生祈福,德被万物,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教化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放生仪轨和回向仪轨

1、应该看到,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仰等原因,祈福式放生、生态式放生、教育式放生、宗教式放生等放生方式的增加,使得放生这一原本神秘的宗教仪式更加普及化、便捷化甚至随意化,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来。除了扰民引发恐慌之外,由于放生的随意性致使放生的虫鱼禽兽有的存活困难,甚至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据报载宁波灵山保国寺景区石鸡、相思鸟放生后存活困难,造成二次伤害,“放生”变成了“杀生”。第三由于放生而引发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破坏生态平衡的也有报道。近年来放生存在着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些问题也值得关注,一是放生存在盲目性,二是放生的动物有小型化向大型化演变,由原来的小鱼小虾、鸽子小鸟到现在的毒蛇鳄鱼再到狼和狐狸等;三是放生的目的逐渐模糊化,为什么放生,放生的意义在哪,不是所有放生的人所能领悟的;四是放生存在利益链,在一些地方尤其是旅游景区、佛教圣地,专门饲养的动物供人花钱放生,放了再捕,捕了再放;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隐患无穷。因此在放生问题上应坚持一下几点:

2、要科学放生。

3、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文明程度在提高,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央提出要实现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因此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以科学为前提,任何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放生作为一项宗教仪式,同样应与时俱进,要在放生的方式、地点、种类等方面通盘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佛教的真谛才会得以弘扬,人心才可得以教化。

4、要人性化放生。

5、放生的目的在于赎取被捕之物,放归自然,使其存活更好,放生在于过程,更在于结果。不能一放了之,要考虑到背放动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它的生存状态。放生是为了让动物更好的生存,体现万物平等之观念,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类自身感受,精神的需求,要实现人性化放生,要对放生对象负责,而不是人类自我的愉悦和满足。

6、要生态化放生。

7、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脆弱。放生除了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外,近年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和网络热门活动,日渐盛行。如何加强对放生这一事物的管理,也日渐受到关注。因此要与当地的林业、渔政、河道等相关部门协调好,力争使放生这一功德无量的事情,教化人类,造福人类,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8、要规范放生。

9、在重点地点如,风景区、宗教场所等设置固定放生点,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加强对放生的管理,如制定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放生行为。

10、放生旨在救护众生、培养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因此放生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环境的不同以及各种生灵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放生,只有实现科学放生、人性化放生生态化放生和规范化放生,才有可能达到佛家讲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