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初法师:般若心经的人生观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1-08 浏览:917次

  释教的宇宙观,平常分为二大别,即是自然界与生物界。前者为生物世界依往,犹如容器,故名为器世界;后者称为无情世界。前章对自然界即器世界观已略道过,古解释生物界即无情世界观。无情世界,下从天堂、饿鬼、牲口、修罗、并人世、天上分为六道,再减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的圣贤四界,称为十法界。但圣贤的世界,逾越普通无情世界,就是宗教世界,非是无情界的中间。但人世的次要,并不出圣贤的世界,且释教所说的身教,于六道中,皆以主体的人世为工具,以是扩展的道为无情世界观,于广义的道,即是人世世界观,以是今于此特殊名为人生观。

  人生观的次要问题,即是窥察人生的起源、理想及幻想、伦理道德等问题;古‘心经’解释人生观起源,即是: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甚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办理人生起源的问题。

  “无苦集灭道”

  这是办理人生理想及幻想的问题。

  “无智亦无得”

  这是办理伦理道德的问题。仅以此数言便可搜罗人生观的次要诸问题,以般若空义为依据,去办理这些人生的问题。

  释教解释人生起源问题,或道十二人缘,或道十二缘起观。所谓人缘,即缘故原由及助缘之义;所谓缘起,即人缘的关联,为人生的死叛逆。依因果解释人生的天生顺序,即十二支或十二段,为十二人缘道。古“无无明……亦无老死尽”,那一段文,恰是出于十二人缘。释教道人生的理想及幻想的问题,道为四谛。谛者真理,真谛义,以四种分类解释理想及幻想的真实相、照实相,即苦谛、集谛、灭谛、讲谛的四谛道。古“无苦集灭道”,那恰是‘心经’的四谛观,亦即理想及幻想观。释教品德的分类亦有多种,但以六波罗密多,即以六为最高道德观。古“无智亦无得”一句,那恰是出于六波罗密多的中间,‘心经’的主义,即是力道般若波罗密中聪明波罗密为第一。若以‘心经’的这段文包罗人生一切的问题,特殊是释教人生观的诸问题,亦不为过行。

  古来释教建学者的分类,平常分为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声闻者,即亲听佛陀言说音声说法教义,信受推行,放心立命的部类。缘觉者,或称为独觉,没有听佛陀音声说法,乃单独窥察寰宇天然的人缘生起及人生因果生灭的情理,所谓以无师独悟的立场悟入宇宙人生眞理的部类;果憬悟人缘因果的真谛,故曰缘觉;以无师独悟的立场,故名为独觉。次为菩萨,即依自利利他的品德的理论体验,道为造诣佛道的部类。而声闻、缘觉、菩萨的三部类,其各有响应的教理,以其教理造诣佛道到达理想境界,以是三部类的教理,总称为三乘。

  声闻,乃依四谛的教义而悟道;缘觉,乃依十二人缘理而悟道;菩萨依六度行而悟道。声、缘、菩萨的三乘,依次共同四谛、十二人缘、六度专门学科,这是古来释教的断定,特殊是露台家所主张。古‘心经’依缘觉、声闻、菩萨次序递次共同十二人缘、四谛、六度次序,富有原始面影极浓重的味道,‘心经’即采取这个顺序。要允从佛陀思惟建立的顺序,那十二人缘、四谛,所显示的教义,其修行顺序实有批改的需要。应依佛陀听法的声闻,进至无师独悟的缘觉,从听闻信解四谛教而内省静观,以深化十二人缘理。以是露台家即基于这类顺序,故有声闻的四谛观、缘觉的十二人缘观刺第,再进一步有菩萨以六度观为最高大乘教,即菩萨教义。释教次要的目标,非仅限于教理看法,乃正在理论品德,而理论品德,则以六度列为最高的秘诀。

  依修行的顺序,实应由浅而入深;古‘心经’先说中乘十二人缘,次道小乘四谛,后道大乘六度,那不免难免分歧三乘思惟的修行顺序。但依诸法空相道,三乘次序递次皆是假立,楞伽曰:“初地则为八,十地则为初,何故故?无一切故”。又有甚么次序递次呢?古无妨以便利批改‘心经’的内容, ,以四谛、十二人缘、六度的次序递次,合乎修行条理。

  (一)理想与幻想

  释教的理想观及幻想观,就是苦、散、灭、讲的四谛教理,这是世出凡间的基础观。所谓四谛,即苦集灭道,也就是释教的理想及幻想观。

  四谛中的苦谛,为人生理想的价值观;也就是人生理想的世界,存在死、老、病、逝世的四苦,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供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的四苦,分解为八苦。以是理想的人生纵许有一时的欢愉,但其成果末离不了这八苦,正在八苦的世界里怎样能放心乐讲?以是人生天性的要求,就是要离苦得乐,更进一步,就是自发摆脱。

  要讲离苦得乐,第一步,不可不寻找这个苦果生起的泉源。佛陀所展现苦的缘故原由,即是不道德的行动,不道德的行动所形成的罪过,即是懊恼的业,这个业为苦的缘故原由。由此集起招感苦果,以是这个为集谛。集谛实是苦谛的缘故原由,苦谛实是集谛的果,苦集二谛有因果的关联,或谓俗谛因果,也就是凡间的因果。要详细的相识人生因果理想,最较着的,就是同生于人世,为何有贵贱,贫富,强弱,忧喜,苦乐等种种的不同?正在没有相识其缘故原由的人,不是道为神,便道为天命,或运命等。祭奠神,恳求神的怜悯,念以此求得离苦得乐,如许的人类还没有脱离神的拘束,使人类得到自由自力自发的意志。佛陀基础否定一切神教,排斥所有祭奠全能主义,人生理想苦的泉源,没有归于超越天然的神格,也没有属于全能的造物主。乃正在吾人自身所缔造立于人世本位伦理的宗教,把人世从神的拘束中解放出来,主张人类的自由自力,增进人生自发的退化为目标。苦乐的缘故原由内涵的,存在于人的自身,即果过来的履历懊恼业力,招感本人此刻的成果;此刻本人履历懊恼的业力,又将招感本人将来的成果。苦乐的缘故原由,皆归于自身的责任,依于本人的自由意志、尽力,可开拓擅美的世界,缔造自得的人生。这个苦谛的缘故原由为集谛,即自身的内涵懊恼业,依于人的自由意志,感招其实的世界,缔造完竣欢愉的净土,这即是灭讲两谛的世界观。

  所谓灭谛,即是灭除理想的苦的缘故原由──懊恼业,离开理想苦而到达摆脱的地步,所谓苦灭圣谛,或谓苦集灭圣谛。释教的幻想,即指涅槃界,佛陀于成道时即现身证得灭谛涅槃。灭谛涅槃的地步,是圣者体验的地步,乃逾越吾人的认识,没有可言不成道的相对境。若假以语言去描述,即是自由、平稳、喧扰、擅美的地步,入此地步的品德称为佛陀。把这个地步,或道涅槃界,或涅槃的乐园或谓净土,相称其他宗教所谓天、神、灵的世界。

  灵通此灭谛涅槃的幻想境,这个为道程,称为讲谛,即是达到幻想境的方式;换言之,即是摆脱讲。正在讲谛理论品德的内容,总称为三学、八邪道、六度等的品德,依这些品德的理论而到达涅槃的理想境界。

  灭谛为讲谛的成果,讲谛为灭谛的缘故原由,故灭讲两谛间有因果关系。那与前道的苦集二谛情势不异,然灭讲两谛的世界,即是把一切的苦集二谛灭除后所得的理想世界,以是苦集二谛为俗谛,即为凡间的因果,灭道二谛为真理名出凡间宗教因果。

  以上仅解释四谛教理的观点,但这个四谛的观点的解释并不是美满的,这是原始释教基础的教理。要实现四谛真谛,必需挥以般若的空剑判断“无苦集灭道”。把原始释教基础的形式主义否绝了,实现“般若”的四谛观,否认了观点的剖析与谛理的解释,扶植其不成道不成坏的玄妙真谛。四谛的教理是释尊大智所证的眞理的显示,以是四谛独占其真谛的开显。要是澈睹宇宙真谛,则苦谛即灭谛,集谛即讲谛,苦集俗谛,即灭讲的真理,所谓真俗不贰。非是离世俗谛中,还有真理,亦非是理想世界中,还有代价的世界;更不是道,离开理想苦的世界,而有超自然的、超人世的幻想极乐涅槃及佛陀圣者的世界。以是释教没有同意婆罗门教、基督教所说离开人世间有个天国。释教所说理想即幻想,世出凡间不贰,真俗不贰观,毫不是苦集二谛之外,还有灭道二谛。正在二者的实质上并不分歧,转苦集二谛为纯化处,即是灭讲两谛,故四谛不管从横的或纵的方面观之,四谛是独一的真谛,以此为轨则,名为真谛,名曰法界,名为佛,这即是般若年夜聪明现前的真境。以是所有身教所显示的真谛,或从真俗因果的四面剖析所得的真谛,要依“般若”的睹地观之,皆属概念的身教。且真谛绝不四种,而是独一相对的。这个独一相对的真谛,是逾越了吾人绝对的思想、离别的认识,是拜别语言的情势不成道不成道的地步。反之观点的四谛,非是相对的真谛,故‘般若心经’用确定的文句判断“无苦集灭道”。这是警诫声闻徒众要忘怀观点的真谛,要实际体验相对的真谛。以般若的批驳声闻的人生观,再进一步即入大乘的人生观,否认四谛成为般若的睹天,非为毁坏而毁坏,乃为相对的真谛而毁坏。正在“无苦集灭道”的命题否认的断案中,含有无尽藏的真谛的意思,以是吾人不成不依“般若”的四谛观,为吾人的人生观及生活态度基础的原理。

  (两)缘起与循环

  生物,特殊是把人世天生缘起生灭变更,谓之循环道。佛陀把循环缘起的进程道为十二段,这个道为十二人缘或十二缘起。释教的循环道,全在十二人缘道,以是今要略述之。所谓十二人缘者,即无明、止、识、名色、六入(或谓六处)、触、受、爱、与、有、死、老死的十二支。

  第一项,十二人缘观此刻先从逆观方面解释十二支:

  老死 无疑的这个世界是苦的世界,苦又分四苦八苦等,便中老病死的苦,为最大的代表者,以是理想的苦,就是老死。然, 这个理想的老病死的忧悲忧?,是从何人缘而去?其缘故原由安在?这个因有

  死 由于有生,当然要受其忧?的成果。所谓“死”,就是生于此世界的一剎那。若严厉的道,即指托生于母体的一剎那。便受生于这个凡间,亦非是无条件,然则为什么人缘而生于这个世界?即是未生之前存在的

  有 吾人于受生之前,不是不工夫与空间的世界,阿谁世界正在吾人未生之前即存在,这个名为“有”。要详细的道:分为欲有、色有、无色有、而此三有所依的器世界及无情凡间,皆为业报所感,这即组成吾人生命意志间接举止的依据。这个“有”的中间作用,就是所 谓

  与 所谓“与”者,即取着,或执取之义,把自然界执着为我,不舍执着,着与,即是意志的作用,这个世界真是意志活动相续不休的地方。但这取着的作用生起的泉源,就是有

  爱 所谓“爱”者,即贪爱欲爱为生计欲望。依其对境分为贪欲、财欲,即一切欲;色欲,即性欲等,这是生命的生计欲。但开端所能惹起生理上作用,即果

  受 所谓“受”者,即苦乐的情感。要是不苦乐的情感关于非情非生物中,也便不会惹起生计欲的爱。反之,要是苦乐的情感产生于离苦求乐的地方,即有受生起,受实是爱的缘。以是受属于感情作用,但受又由何因何缘而起?由于

  触 所谓“触”者,依客观的五根与客观的五境打仗所起的作用。若依客观的道,即感到;依客观的道,即刺戟。无情生物常受外界的刺戟而有感到,这个感到为诱起苦乐情感的果。而此感到,必有感到的构造,这个构造即是

  六入 依此而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受外界的刺戟侵入,又为基础发展感到知觉的意识的作用地方。以是名为“六入”,或“六处”。若不感到构造,也便不起感到的作用,故“六入”实为触的果。这些感到构造生命组织体是甚么?就是

  名色 所谓“名色”,名指心,心是无形体的色采,由于不形体,以是不克不及瞥见形体或色采,故不得已,只以“名”字评释之,故说心为名;色,即平常道的肉体,故所说名色,即是心身。灵肉之义,即指身体。感到构造缘身体而有六根,设无身体的地方,也即不六根,故六入实以名色为果。这个名色,即身体的实质,但名色又因何而有?即果

  识 所谓“识”者,非是认识作用,而生命的实质有色也故意,即指最初托母胎的生命体。要依五蕴的分类道,即为识蕴。名色,六入等与人生的殒命同时断灭,惟独这个识领悟过来此刻将来的三世不休的相续。其生时处位为名色,六入等为本人所缔造的。是以于十二人缘的循环道,而成为循环主体观,然此识领悟三世,相续举止依谁为其原动力?佛陀说此原动力归于

  无明与行 无明即基础的懊恼,即自觉的心意力,为识的收能源。止,为过来意志行动的履历,故有做作的服从。其有善恶强弱等性子,并有遗传性的作用。

  以上十二人缘中无明与行二支,为循环的原动力;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为人体组织的分类。按照五蕴道,就是把自我分类为五重,这是循环的主体,便中以识为自我生命的实质,为主体中的主体。而无明、止甚至死、老死的次序递次次序,恰是循环的进程。循环的原动力,即是人世天生缘起的泉源,其他宗教道为神或运命,或天命,皆是毛病的。释教以无明、止(业),为原动力为生命的实质,就是识正在此中也是内涵附随力。但识自身为没有借他力,以识本具的自能源,本人能举止,如同汽车类似,自身存在发动机,可以自由驾驶。人世的主体的识,即是循环的实质,其有自力的意思。

  关于循环再生的问题,能够依自由意志,责任,尽力,开拓,缔造等。依此可解释三世因果的情势,即由过来懊恼业为果,招感此刻苦果,复由此刻懊恼作因,再成将来苦果。如斯,苦乐因果相续,即显现循环的进程。

  第二项,‘心经’十二人缘观,前道的十二人缘为佛陀成道之前的观设法主意,正在看法上分从次序与逆观的两方面,正在意思上,多从天生的窥察与灭绝的窥察两方面。顺观者,以老死的究竟为起点,逆观十二支的成果,演绎的生有甚至止、无明的缘故原由,这个名为寻找演绎的窥察。逆观者,即顺十二支从无明、止的缘故原由为动身,而次序递次演绎出识、名色,甚至死、老死的究竟,这个名为推及演绎的窥察。所谓天生的窥察,就是踊跃的解释十二支的因果天生的形态,道无明缘行甚至因生而老死等,即所谓流转的窥察。所谓灭绝的窥察,就是悲观的解释十二支因尽果灭的形态,如无明因灭则止的果灭,甚至死的因灭,则老死的果灭,即所谓还灭的窥察。这里先解释十二支,依逆观与顺观,是佛陀第一所用的观察法。佛陀依四方面作实际观,合逆观与流转观,以“死为老死本……依无明而生行”观。次为合顺观与借灭观,即“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忧悲忧?灭”观。这个四方面的窥察,该为十二人缘观的规准。佛陀道十二人缘的目标,不只为探知人生理想生老病死的忧悲忧?泉源,乃在于断尽存亡的泉源,而悟入涅槃妙境。厥后的释教学者,没有相识佛陀说法的意思,把十二人缘当为天生缘起的哲学,特殊是阿毗达摩哲学化的“俱舍论”,把十二人缘当为心理蓬勃的进程,“唯识论”当为产生意识的进程,皆基于天生缘起说法。因而十二人缘成为哲学化的缘起论,故不克不及澈睹缘起的

  真谛,倘欲澈睹佛陀的真意,当以“般若经”,特殊是‘心经’的十二人缘观。故‘般若心经’基于顺观与流转用,流转与借灭的二观道:

  流转与借灭的二观流转与借灭的二观

  这是佛陀所谓天生流转的窥察与灭绝还灭的窥察,是彼此交合组织的。

  “无无明,甚至无老死,无无明尽,甚至无老死尽”。

  这里所谓“甚至”是十二支中央省略十支,是逾越的语义,以是‘心经’数语,即能明了十二人缘的天生观与灭绝观的两观。并且基于般若的空观主义,以否认的“无”字,而否认了下面两种观,为十二人缘的眞髓最高调的一段。因有“无无明尽”等,若从文法上道那是二重的否认,究竟结果无明无限的存在,要把这个当为确定的思惟,那是误会的设法主意。

  ‘心经’既然挥着这类的空剑,为何借道十二人缘的两面观,而且否认了十二人缘的传统教义,其意图正在那儿呢?这有两个意思:一、从对外破邪的立场,而悲观攻破十二人缘的观点的教义。换言之,究竟的十二人缘,是缘起的真谛,已可打仗者。十二人缘,无论是顺观,或是逆观,或天生观,或灭绝观,这单依教理的组成情势的观点,非是究竟的人生观,亦非理论的范例。因为未能体验到最高缘起的真谛,以是‘心经’破邪的立场,正是以而踊跃。两、从对内的显正立场,而踊跃的施展般若的明智。也就是要扶植形而上的宇宙的真谛、寰宇年夜轨则,高唱般若的主义,从十二人缘的绝对的因果观而到达般若相对的对等真理观,从团体的人生观,而先进到相对的宇宙观。般若的论理,虽常以悲观否认的显示法,但其内里所浮现的倒是踊跃的般若真谛。十二人缘果基于绝对的因果情势,以是果限于绝对的情势,不克不及直观相对对等的真谛。并且十二人缘仅从团体的原理,解释人生的窥察,未能到达相对的宇宙观。或谓十二人缘不外是形而下的现象界的解释,非是形而上的本体界的窥察。然现象界的泉源,是宇宙的本体,寰宇的真谛,人生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果的不同,就是真谛的显示,以是要穷本知末不可不窥察本体真谛。十二人缘观,是景象的因果观,部门的人生观,以是‘心经’要否认它,要毁坏它;就是要确定扶植本体的宇宙观,实现本体的相对平等观。

  ‘心经’的显示法,是悲观的、否认的、毁坏的,但正在其语言外头倒是踊跃的、确定的、尽力的扶植。是以,把声闻的四谛观,缘觉的十二人缘观,皆导入般若绝体的明智观。但“般若经”属于实相论的教系,非是缘起的教系。以是般若,乃单独本体的,非天生缘起道,不外以十二人缘的理想的缘起观引上本体观。

  (三)无智亦无得

  救世的菩萨,以实验六度行动第一;六度是六波罗密的译语,波罗密译为到此岸,又译为度。此岸的幻想,即是涅槃境,亦即摆脱成佛的讲,分为六条,专为菩萨自利利他,为自度度他摆脱的讲。

  六度为自利利他的品德,因位的菩萨,以利他援助的六度好事,回向自利摆脱;大乘菩萨的品德的中间,就是利他的看法,利他是从无我生起的作用。今若但行六度援助别人,即专为援助别人而行六度,以是其念头,一定无我,无执着。正在止布施时,要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体空,没有夸大布施的好事。正在戒行时,心没有憍缓,甚至修行聪明不囚于知见,所行品德也不所行的迹象。以有为而行,任运而行,这才有品德的代价。加上,品德实验的成果,并不是专为本人的欢愉,或是信用,或是好处幸运等为目标,这是无条件的品德,无所得的品德。佛的年夜慈善,就是无条件的,怙恃的慈善,也是无条件的;菩萨利他援助的六度,也是无条件的,是无所得,因而‘心经’揭出:

  “无智亦无得”

  般若以聪明为至上,以是六度的第六聪明为六度全部代表,以智波罗密为最高的目标。由于般若为空、无自性,前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所观境逐个皆照见皆空,要是以能观般若智为不空而执为实有,也便成为遍计执。中论说:“大乘道空法,为离诸有睹,若复睹有空,诸佛所不化”。本来用空废除有病,有病既除,空亦自止,故曰“无智”。简单的道,把布施等前五波罗密逐个否认,便为无我无执着的六度品德,特殊是无我无执着的般若智波罗密,故说“亦无得”。由于有能观智,才有所得,能观智既不,另有甚么所得?辨中边道:“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死,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死”。这即是无离别智实证真如位,心情冥合对等,能取所取所有皆无,故曰“亦无得”,菩萨即以此无条件无所得为品德的中间。“般若”的皆空主义,完全挥着空剑,否认了自我品德实验的念头与目标,和否定了品德实验的认识,导入完全无我的地步,以期使符合般若的明智及宇宙的真谛轨则。

  以自我为中间,以弃取憎爱等心对境思想,名为绝对智,或谓离别智。但真谛离开自我,逾越了绝对独一相对的其实境,非是离别智所可知的,需要以无离别相对智,那是无我观的成果所起的智,也就是般若的智。有了这类智,才气实证般若的实相。

  无离别智现前时,所缘独一相对的理法,就是美满造诣的真实法,也就是唯识宗所说的圆成实性,不是徧计,没有走极端,折衷绝对不同的诸法,故说为中道。也就是三论的八不中道观,露台的一心三谛观,真言阿字观现前所成的真谛。天地间森罗万象事事物物是所有相关相融组织的大法界,这是真谛照实相,华严宗称此为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一心法界观现前所成境。这类真谛,正在释教观之,即涅槃的地步,是佛身的法相,故观真谛应观佛身。禅定观行,所观的究竟结果真谛,即纳入佛与真谛的冥合地步,能观的智与所证境,皆是究竟结果空寂。既不能观的智,也不所观的境,能所双亡,性境一如。故‘般若心经’道为“无智亦无得”。简便的道,即是菩萨体验到真实理体,所有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相对真实的体验,也就是以无所得境为最高的体验。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