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与湘阴法华寺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920次

一、湘阴法华寺的传说

湘阴法华寺位于洞庭之南、湘江之滨,所正在地是湖湘有名古镇——湘阴樟树镇。传说上古期间,即有一帮以“如佛和尚”为首的原始和尚来到这里,正在阳雀湖边的卧佛山上,结庐修行,受到如来佛祖的授记恩师燃灯古佛的护持,厥后建成寺院,就叫“如梵宇”。

尔后,不知道稍纵即逝,寺院被毁。到了隋朝的时间,一日深夜,晒台宗的创立者智者巨匠智顗正在晒台山华高峰上禅观时,突然听到虚空中传来一声狮子吼:“七茎石莲今犹正在,如佛古寺正在何方?”智者大惊,第二天清晨便前去岳州(今岳阳市)寻访如佛古寺。正在阳雀湖边的残垣断壁中寻到了如佛古寺的遗址,遂向佛祖发誓,重修如佛古寺,永续法脉。据寺院方面的纪录,智者巨匠重修古寺的时间是公元583年,公元585年更名为法华寺。

两、智顗四到樟树镇

传说以汗青为踪影,汗青因传说而饱满。此刻,让我们由有关的史估中,探求智顗取法华寺的接洽。

首先,由智顗的人生履历来看,能够必定,他必然到过湘阴的樟树镇。智顗生于“荆州华容县(今湖北潜江西南)”,善于江陵城。江陵位于长江之滨,是长江中上游的一个政治、军事重镇,曾长久成为梁晨的国都。由江陵顺长江而下,便是洞庭湖。

公元555年,智顗(18岁)分开江陵,奔赴长沙,到长沙果愿寺还俗。那末,智顗恰是由江陵顺长江而下,进洞庭,正在湘阴境内溯湘江而上,然后达到长沙的。樟树镇地处湘江进进洞庭湖的要冲,历史上曾经是湘江进进洞庭湖之前的最终一个重镇,经水路过往的船只都要正在这泊岸、修整、补给。客商、船工都要正在这登陆歇息、采购、商业。智顗搭船颠末樟树镇,必然也是登上了樟树镇这座古镇的。可是,以事先智顗的心情——父母双亡、妻离子散、同心专心奔佛,他未必会把太多的心思留正在这。这便是智顗一到樟树镇。

两年后,智顗随授记师法绪北上投慧旷状师进修,由长沙顺湘江而下,经湘阴樟树进入洞庭湖,然后北上长江。所以,在此期间,智顗一定两到樟树镇。

公元592年秋,智顗为报师恩,由江西庐山溯长江而上,进洞庭,再经湘阴县境溯湘江而上,到衡山留念本人的恩师慧思。这一次,智顗一样经过了樟树镇。以此时智顗正在佛教界的高尚职位,本地僧俗一定会恭请智顗登陆勾留、讲经传法。这是智顗三到樟树镇。

智顗到衡山拜祭恩师慧思,并在衡山高文法事、广建好事以后,于这年冬季脱离衡山,奔赴自身的故土江陵。他由衡山顺湘江而下,第四次来到樟树镇。因为前面便是波涛汹涌的洞庭湖,所以,船只一定要在这里干认真的预备。智顗还一定登上了樟树镇。这是智顗四到樟树镇。

三、智顗建立湘阴法华寺的史实

关于智顗建立湘阴法华寺,正在已有的智顗小我私家的列传和晒台宗的史猜中,找不到明白的纪录。可是,由汗青逻辑来剖析,智顗建立法华寺,应该是可托的。

首先,智顗前后四次到过法华寺所正在的樟树镇。第一次智顗还没有落发,并且心情悲怆,弗成能有心思到樟树镇遍地往旅游,更没有本领制作寺庙。第二次追随师父北上投师,还弗成能。第三次,智顗急着要上衡岳酬谢师恩,弗成能半途正在樟树镇留下来制作寺庙。惟有第四次,即从南岳衡山而下往往家乡江陵的这一次,最有可能正在樟树勾留并制作寺庙。

第四次来到樟树镇的智顗,师恩已报,寿终正寝,心情是异常轻松的。此时,他同心专心想做的,便是广建好事,开宗立派。所以他广建寺院、多收徒弟。这时分他正在樟树镇勾留,自然不容易华侈美妙的光阴。他一定要正在本地弘法。当他了解本地已经有过一座古寺的时分,他一定要去看望、星期。他来到古寺所正在地,见到的只是几块断壁颓垣,自然愿心大起,以他的危害和财力(有朝廷和杨广支撑),很快就重建了寺院。智顗爱崇《法华经》,将《法华经》推崇为佛陀典范之首,并将《法华经》作为露台宗创派的典范根据,致使后人爽性将露台宗称谓为“法华宗”。法华寺之所以得名为法华寺,一定是取智顗、取露台宗有关的。

史籍上说智顗“建寺三十六”,三十六寺中,除露台山的建禅寺和智顗身后才完成建筑的国清寺等寺庙有详确记录外,别的皆无明白记录。但后人记录智顗事先建寺弘法有两个中央,一个中央正在露台,一个中央正在荆州(详细指由湖北荆州到湖南衡岳这一带)。樟树镇正正在荆州这个中央的中央地带,并且地理位置非常良好,加上卧佛山佛缘绵厚,所以,智顗正在这建寺,是顺遂成章的。寺成以后,定名法华,更是一得力印证。

现有的史料清楚记录智顗南岳报恩是正在公元592年秋,脱离南岳时已经是夏季。如果说法华寺是智顗所建的话,那末,由汗青的角度来看,最公道的时候应当是这一段时候,即公元592年(隋开皇十二年)夏季,或者是正在592年以后一两年内,由于智顗基础没有时候留正在樟树守候寺庙建成。就正在这里年岁末,他回到了田园江陵,正在江陵举办了万人法会,随后一直正在玉泉寺说法,直至被杨广邀往江都,今后便再也没有返来。(文/张一湖)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