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那个寺院可以放生,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12-26 浏览:557次

一、上海哪里适合放生地点

1、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2、[作者:李厚之张会鉴‘

3、净土寺(晋)在宁陕县广货街一带,《宁陕厅志》:“厅北三百里蒿沟内,昔有净土树一株,三月开花如桃花,八月结实状如粟,壳中皆黄土。俗传鸠摩罗什憩此,覆其盂于土中所生。”净土寺。《大明一统志》亦有相似记载。

4、位于宁陕县龙王乡观音山。据《观音山摩崖》记载,住持僧真觉大士。开皇十九年(599年)入终南山中,隐于观音山寺修行。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敕赐山田周五百里永充香火。”现庙宇无存,遗址上有摩崖一方。《汉阴县志》亦有“观音山庙,在邑北火镰碥,其庙最古“的记载。

5、位于宁陕县油房坳乡汶水河西岸山上,相传建于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沿山梁自南而北有佛殿四座,僧房四十余间,监院豁亮。后因无高僧住持,寺院衰落不显。1954年有瀛禅老和尚住持其间,曾邀请古原和尚前往弘法,因交通不便未成行。

6、《宁陕厅志》载:“在厅北二百五十里,庵内石佛一尊。后有古井深难测,经年不溢不涸。唐宋以来旧有此庵,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僧能恕重修。”

7、《宁陕厅志》载:“在厅西六十里。”今为宁陕县皇冠乡六祖坪(鹿子坪)复兴寺。俗传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未显时,在此出家修行,后投五祖弘忍门下为上座,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未得弘忍真传,而将袈裟传于慧能。弘忍圆寂后,神秀历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的优礼,因在北方倡导渐悟法门,人们称为北宗,又叫北六祖。六祖寺修建于武则天(周)天授二年(691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时,寺被折毁,六祖坪亦以谐音而改鹿子坪。宋熙宁二年(1069年)复兴,更名“复兴寺”。明万历间重修,清初荒废。乾隆以后香火日盛。道光八年(1828年)广缘渐悟子补修。据《补修六祖坪复兴寺古刹碑》云:“我六祖坪复兴寺古刹也,建修有年,上下十数间,而殿宇、回廊、佛像皆美仑美奂,极其华丽,无如代久年深,未加修葺,佛像则尘积烟熏,庙貌则风吹雨洒,曾几何时,而从前之气象尽改观矣。”因叩请新旧首人商议,远近之人解囊资助,越二年告竣,重修廊房,改换金身,上下殿宇尽行粉白,于是庙宇一新。补修时,于正殿前得明万历五年(1577年)所刻唐中宗李显赠谥神秀“大通禅师”碑碣一通,文如下:

8、“景龙二年五月七日敕:故秀禅师,妙识外融,灵机内彻。探不二之奥,独得髻珠;守真一之门,孤悬心镜。至灵应物,色会神明。无为自居,尘清累遣。其颐转慕,精爽日聪。方将洞前识之玄微,导群生之耳目;不意大悲同体,委化从权。一伤泥日之论,长想意传之教。虽理绝名相,无待于追崇。而念切师资,愿存于荣饰,可赠为大通禅师。大明万历五年丁丑弟子信士恭立。”

9、道光《宁陕厅志》云:华严寺,在厅南三十里(今汤坪河),不知建于何时,明隆庆二年(1568年)补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僧人照性重修。山环水绕,古木蓊郁,规模宏敞,为旧时宁陕名胜之地。今寺院颓圯,遗址上有碑碣一通,文字漫灭,惟可辨识“华严始祖法顺”及“贤首□□所创”,所云当是华严宗为法顺创立,贤首法藏弘扬光大事宜,因此寺院修建时间无能考证。现寺庙已毁,惟留两株千年古柏。

10、《宁陕厅志》载:“在厅北八里,俗名老母台。”创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据乾隆《兴安府志》云:“山顶一石,宛然螺形,庙建其上,下以四柱横撑,越二百余年,其木未损折。庙上层为古佛,旁列二十四位诸天佛,俱属石像庄严。”嘉庆间,庙宇倾圯,香烟飘零,俟至光绪九年(1883年)有善士黄一心,“见庙堂倒塌,神像毁坏,倡首募捐,与张德发、张钦、卓应环、李复兴四人,各出钱三串,张德发独捐九串,共积本钱十八串,发放生息,至二十三年始重修庙宇,二十四年成工。共花钱四百余串,据《重修老姆台碑》载,此次重修,又新塑上殿释迦佛祖,廿四诸天,中殿十八尊罗汉,瑶池金母、无极太上、文武圣人、列圣众仙;下殿五位娘娘,于是庙貌神像焕然一新。

西安那个寺院可以放生,陕西安康宁陕县古刹简介

二、昆明湖适合放生黑鱼

1、《宁陕厅志》云:青龙洞在厅南五十里,位于汤坪沟峡谷悬崖上。洞内修建大殿一楹,殿中神坛泥塑观音菩萨一尊,结迦趺坐于莲台之上,手捧杨柳净瓶,作挥洒状。两旁有协侍;右座塑应化身一尊;左塑送子娘娘。殿内两厢分塑十八罗汉。殿右置钟、鼓各一;殿左依山势起伏塑弥勒一尊,侧身而卧,袒胸露怀,微笑闭目,神态安祥。据造像风格考证,观音堂应为清中叶所建。

2、大菩文化陕西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研究员于2021年2月10日上午11点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3、黄心川先生一生教书育人,培养多名硕博士生。他正气于身,不怕打击,胸襟坦荡,乐于助人,勤于著述,学识广博,在学术界拥有重大影响。他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学生们痛失导师不在,家人哀告亲人离去。

4、惊悉此讯,西安大兴善寺敬书挽联深情哀悼。

5、上联:扬帆书海,笔走龙蛇,长安佛教丛书大兴善,历史丰碑,斯人为圣;

6、下联:学界集贤,智启法门,玄奘研究中心显慈恩,永恒纪念,黄公是佛。

7、陕西安康石泉县古刹简介

8、天台寺(晋)据《兴安府志》引《潘志》曰:“在邑北云雾山,“又名“铁瓦佛殿”,相传往古时,法祚祖师之道场。《县志》补云:“天台寺,在县北一百里云雾山,明弘治八年(1495年)铸铁佛像。重修碑记云:“鬼谷先生经历之处,为汉南第一名山。”清乾隆庚子(1780年)《重修云雾山天台寺》云:“天台寺,往古时法祚祖师创立,明弘治乙卯(1495年)重修时更换铁瓦,故又名铁瓦佛殿。”清嘉庆间,道人蓝景住持云雾山,于正殿塑真武金身,更名为祖师殿。道光二十七年(1869年)宁陕抚民分府通判宋喜泰来山降香,见其山巍峰翠,石奇树古,庙宇宏大,而乏常输,遂谕示宁陕厅军民乐输共举,汉阴绅士周琮裕亦大发善缘,将前殿佛像、菩萨、韦驮彩绘换妆,并凑千金置地二百多庙,取稞租为寺中常输之用,余钱作补修殿宇之费。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创修龙井一口,并建龙王庙一座。至此,山门、前殿,两廊正殿,并井厨俱全。远近香客争趋,朝山礼拜者不绝如缕。

9、位于石泉县西左溪乡倒开门村,传为东晋时所建。天池瑞莲,为石泉古八景之一。据《重修天池寺记》云:“往古时,匾担祖师之道场也。”其占地面积,东至饶峰岭;南至汉江;西到桐溪沟;北至牛羊铺牛羊河下院观音寺,旱地不算,水田就有三千亩。后来庙宇范围逐渐萎缩,僧舍殿堂也逐渐倾圯。俟宋绍熙间(1190-1194年)重修。明洪武年间(1368-1397年),由于兵燹,砖瓦仅存,惟古松一株。明成化十年(1474年),大千禅师住持天池寺,遂启修葺之功,三年之间,佛殿、山门、伽蓝、祖师、天王等殿;仓廪、庖厨、两廊无不整齐,绘塑木雕铁佛,皆尽完具,宝坊灿然一新。现庙宇坍圯,遗址被侵占,惟留石碑一通,高184米,宽077米,额题《重修天池寺记》,落款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石碑首刻七律古诗一首曰:“天池峰顶古迹横,四面层峦列画图。翠竹迎风舒凤尾,塘花带雨映珊瑚。日来水面金波艳,月到天心宝镜孤。唯有寒梅先得意,苍松四季叶扶疏。”碑阴(背面)载本寺为曹洞宗。曹洞宗是佛教中南宗之与沩柳、临济、云门、法眼等派合称南禅五宗,都曾盛极一时。此宗为唐代僧人良价与其弟子本寂共建,在南方流传不绝。

10、原名法兴寺。位于石泉县兴坪乡,传唐贞观间(627-649年)沙门慧立建。明嘉靖间,寺宇颓败,僧心源重建,因奉云门偃为祖师,而更名云门寺。明万历间,宗室秦王府拨帑重修,明末兵燹,迨至:“乾隆初年,尚属荆棘,仅存朽宇三间”,无佛像,亦无住持。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僧源照住持云门寺,始重修正殿、山门、两廊,盖修后不久,正殿倒塌,僧源照,徒广才上人,立志重修。并续修天王、伽蓝诸殿。于是广才和尚袭师职住持云门寺,兼职掌理各地庵观,出任石泉僧会司官。康熙《石泉县志》云:“云门寺,邑西北一百二十里,明秦府修”。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