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哪里能放生刺猬,甘肃华亭石拱寺8窟前壁造像题材考释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2-21 浏览:247次

一、鸭子放生祝愿的话语

1、甘肃华亭石拱寺8窟前壁造像题材考释

2、石拱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崖面上,是陇东地区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石窟寺遗存。石窟距地表5~10米,东西长120米,从西向东排列,共有15个窟龛。其中6窟造像被砸毁,14窟大面积塌毁,7龛风化严重。其余大部分洞窟内曾经住过人,洞窟壁面及其造像表面结有很厚的一层古铜色烟垢。

3、石拱寺8窟位于整个石窟寺中部偏东,该窟正壁雕一佛二菩萨,左壁已毁,右壁雕二佛并坐,从这种布局推断,左壁应为一佛二菩萨,该窟应是以过去世、现在式、未来世三世佛为主要题材而凿建,这种题材和布局方法在北魏晚期其他石窟中非常常见。该窟前壁上方正中龛内雕一跏趺坐佛,磨光高肉髻,着双领下垂袈裟,左右胁侍二菩萨,面向佛而立,龛外两侧各雕刻六侧身弟子;壁右下方有一帐形龛,溃漫严重,仅存大形,但仍可看出龛内为一交脚坐弥勒菩萨,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弥勒菩萨上部刻二身小坐佛,两侧各刻有一莲花化生头像;壁左下方为一身立佛,磨光高肉髻,身后刻舟形背光,一手向前伸,手下刻三小儿相叠,最下一身趴在地上,最上一位小儿踩在中间一小儿肩上,似双手捧物伸向佛。(见图图2)

4、关于该壁左下方一立佛和三小儿的画面,有很多学者认为表现的是佛经中阿育王施土的因缘故事。阿育王施土的故事源自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卷一《本施土缘》:“(世尊)向王舍城次行乞食……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二名无胜,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宅仓储,以土为麨,著于仓中。此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之相庄严其身……见已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麨者奉上世尊,无胜在旁合掌随喜……佛言:我涅磐百年之后,此小儿当作转轮圣王……号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亦众生。”经文中的佛便是释迦牟尼,小儿是后来的阿育王,这则故事主要宣扬阿育王曾在幼儿时以土为麨供养佛陀,后得佛报。这种因缘故事多见于龟兹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目的是为了向广大信徒宣扬,只要对佛施以供养或布施,就会得到种种善报。现就8窟前壁左下角这幅画面本身来看,似乎与因缘故事中的《阿育王施土》所描述的的情景相差不大,但倘若要是将整个壁面题材布局联系起来看,笔者认为,这位立佛不应该是释迦牟尼佛而应该为定光佛。

5、定光佛又名燃灯佛,是一位过去佛,曾授记释迦。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至于昔者,定光佛兴世……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幼怀聪睿,智大包弘,隐居山泽,守玄行禅。闻世有佛,心独喜欢,披鹿皮衣,行欲入国……得见佛。散五茎华,皆止空中,当佛上如根生,无堕地者。后散二华,又挟住佛两肩上,佛知至意,赞菩萨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降心弃命,舍欲守空,不起不灭,无猗之慈,积德行愿,今得之矣。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贤动,汝当作佛,名释迦文。菩萨已得记言,疑解望止,霍然无想,寂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法忍。即时轻举,身升虚空,去地七仞,从上来下,稽首佛足。见地濯湿,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泥,乃解发布地,令佛蹈而过。佛又称曰:汝精进勇猛,后得佛时,当于五浊之世,度诸天人,不以为难,必如我也。”这一故事题材在佛教艺术中多以“儒童布发”的形式出现,即一小儿头碰佛足,旁站有一立佛。(如云冈石窟15窟)因而定光佛的形象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多为立佛,这一观点,可在一些以定光佛为主尊的造像碑发愿文上得到印证②。

6、从8窟前壁壁面三龛造像来看,毫无疑问,右下方帐形龛内的交脚菩萨,是将于未来得道成佛的弥勒菩萨。而中间上层龛中跏趺坐佛在三佛中地位为尊,应为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而定光佛因曾授记释迦而为过去佛。因此,定光佛同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在这里形成了三世佛的组合。这种组合在北朝其他窟龛中多有成例,如云冈石窟15窟西壁下部南侧,并列开三龛,中间龛内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左边龛内为一立佛,佛左足旁造一童子,头碰佛足,明显表示的是“儒童布发”的场景;右边龛内也造一佛,立于莲台上,应为释迦牟尼佛。然而,和定光佛有关的“儒童布发”的场景通常为一立佛,一小儿。而石拱8窟前壁则为一立佛三小童,这是否仍然表示定光佛呢?河北邯郸水浴寺石窟西窟北壁东侧一长方形帷幔龛内造有一佛,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右侧造三个孩童,一个跪伏于佛足下,一个双手举钵,立于跪伏者背上;另一个双手捧钵,立于一旁。佛像背光右侧有发愿文:“武平五年(574年)甲午岁十一月戊子朔,明威将军陆景□张元妃敬造定光佛并三童子,愿三界群生,见前受福,□者托荫花中,俱时值佛。”③由此可见,定光佛及童子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佛经,“儒童布发”的故事和“阿育王施土”的故事情景多有相似,当时开窟造像的多为民间工匠,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极有可能将两则故事不经意地融合,并将自己平日世俗生活中的一些的场景也雕刻进去。

7、综上所述,石拱寺8窟前壁左下方立佛应为定光佛,整个壁面的造像题材应为由过去世定光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所组成的三世佛。

8、因本人才疏学浅,学识范围有限,有所不当之处还请诸位专家学者老师多多指教。

9、①魏文斌甘肃华亭石拱寺石窟调查简报敦煌研究

甘肃哪里能放生刺猬,甘肃华亭石拱寺8窟前壁造像题材考释

10、②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的三世佛及三佛造像诸问题敦煌研究

二、放生和供斋哪个功德大

1、③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的三世佛及三佛造像诸问题敦煌研究

2、茹实(1983—),女,甘肃省平凉市人,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在报恩寺建寺400周年,中兴20周年之际,由兰州市佛教协会和兰州报恩寺共同主办的“国好.法大”——丝路佛缘国际佛教书画展12月27日上午在兰州报恩寺开幕。报恩寺住持普正法师主持了开幕式。

4、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张耀宇等领导,宗教界、书画界等社会各界代表共约150人出席了开幕式。

5、书画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而佛教文化又是书画艺术重要的创作源泉。《心经》、《吉祥经》、《金刚经》是书法家最喜欢书写的题材之佛言佛语更是书法家最为常用的书法语言,绘画艺术与佛教艺术更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如影随形、难以分离。用书画表达佛教界爱国爱党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古刹中兴抒怀,集高僧大德和书画名家作品,为报恩寺注入新时代精神气象和文化内涵,推进和落实“国好?法大”爱国主义教育,用书画艺术形式描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

6、此次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近两百件,有近现代佛教界高僧大德赵朴初、明旸长老、一诚长老、茗山长老、觉光长老、圣严长老、传印长老、演觉长老、星云长老等我国台、港、澳及韩国、日本佛教界高僧的墨宝,有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饶宗颐先生的墨宝,有书画界名家陈佩秋、沈鹏、张海、苏士澍、范迪安、韩美林、陈振濂、徐里、吴为山等大师级的作品,有文化界叶嘉莹、余秋雨、贾平凹、莫言等先生的墨宝,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和副主席、全国各省书协主席或副主席的作品,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名校的书画专业教授和博士提供的精品,此次画展成为书法界和佛教界爱好书法人士的一次艺术盛宴。

7、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理因法师致辞时说: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鲁迅先生曾赞美书法说:“饰文字为观美”,为“华夏所独”。此次书画展,共征集了国内外著名书画家、作家和佛教界高僧大德的作品400余幅,是甘肃佛教界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8、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明海法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辞中说,此次书画展举办旨在弘扬佛教文化,积极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深入挖掘佛教历史文化内涵,即体现文化内涵的精髓,又展示人文精神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在开幕式中致辞,本次丝路佛缘书画展览是一次桥梁纽带、有效增进了中韩日、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及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法谊。本次展览是记忆与追忆,诸多长老大德的墨宝如此集中呈现,是对先辈功德的铭记,同样瞻仰大作,触景生情,更是追忆与追思。本次展览是一次契机,能集合文化、艺术及教界众多上乘丹青,成为密切沟通彼此的平台,是探索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尝试。本次展览从筹划到展出更是普正大和尚不忘初心,知恩报恩,回报与服务社会及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大行大愿到具体体现。本次展览国际化程度高,组织与展示及图册印刷极为专业,作品经典,展示精彩,传承精神,这些法财珍宝必将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积极作用。

10、正慈法师在开幕式中致辞,本次丝路佛缘书画展览是一次桥梁纽带、有效增进了中韩日、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及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法谊。本次展览是记忆与追忆,诸多长老大德的墨宝如此集中呈现,是对先辈功德的铭记,同样瞻仰大作,触景生情,更是追忆与追思。本次展览是一次契机,能集合文化、艺术及教界众多上乘丹青,成为密切沟通彼此的平台,是探索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尝试。本次展览从筹划到展出更是普正大和尚不忘初心,知恩报恩,回报与服务社会及大乘佛教大慈大悲大行大愿的具体体现。本次展览国际化程度高,组织与展示及图册印刷极为专业,作品经典,展示精彩,传承精神。我们深信这些法财珍宝必将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系统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