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流产后代放生(四川仙湖植物园有代放生池吗)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1-07 浏览:940次

【四川流产后放生】「放生乌龟祝福语」「家养的鸭子能放生吗」提供放生、全国代放生服务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

修行和生活、性格、学习的关系

四川流产后代放生(四川仙湖植物园有代放生池吗)

放生过的动物以后不能再吃吗

□明海法师

  修行通常容易被理解成修炼。修炼跟修行有什么不同呢?可能有第一个反应是:修炼是不是道教的词啊?差不多吧。道教用修炼这个词比较多,有炼丹,炼丹有内丹和外丹,外丹是一种药品,内丹是身体里面的,但是佛教所说的修行跟修炼不一样。

放生后写什么词好

  我们理解,修炼就像炼钢一样,把身体锤炼、转化成某一种状态;修行从字面上看,“行”是说的是我们的心念、心行,是我们的行为。可是我们的心行、行为都离不开外界,这就是佛法和其他法的差别。什么差别呢?就是一切法尽在因缘中显现,或者说一切法都是某种特定因缘显现的结果。

放生什么鱼在哪里买

  我说“一切法尽在因缘中显现”,你会理解成因缘之外还有一个东西,不是的,那东西就是因缘。我们的心念、行为、智慧、福报、身体状态……这一切都是在一种因缘中出现的。我们可以把因缘这个词用现代语言来解释,未必十分准确,但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也可以。我们的心行、行为、生命在因缘中显现,意思是什么呢?是我们跟外面的世界处在一种不断互相影响的关系网中。

放生一般放多少钱

  打个比方,现在地上有一棵树,你能孤立地看这一棵树吗?地上有一棵草,你能孤立地看这一棵草吗?这棵草跟太阳分不开,跟风分不开,跟月亮分不开,跟星星分不开……它跟整个大自然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交流,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是动态的。我们看不到这棵小草跟太阳交流,也看不到它跟大地交流。其实,我们的生命跟这棵草、这棵树是一样的,在许许多多看得到、看不到的动态的关系中交流着。

放生三只乌龟代表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们就要讨论一个问题:你修炼,聚焦在一个东西上,这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在动态的关系网中、在动态的交流中,你如何能孤立地修炼它呢?

  我们用另外一种比喻,当变压器跟电网连接、推上闸的时候就在整个电网循环中,它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你要修理这个变压器,需要把电网掐断才有可能去动它。这个比喻是个反喻,我们的身体在宇宙的电网中,在这种电流的交换中,我们能掐断它吗?掐不断,这恰恰不是一个变压器!如果说它是一个变压器,那么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工作的变压器。

  从过去到现在、未来,变压器要坏了,我们应该怎样修呢?可以说我们这个变压器本身没有什么坏不坏的问题,只能说我们这个变压器和外面电网的关系坏了。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生命本身没有什么好坏,坏是指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所有外部世界的关系坏了。这个关系就是刚才讲的因缘,缘有问题,所以你要修行,修心念、行为。

  我们的生命必须是在这种系统中去调整这个关系。你不可能把你的身体单独地抽出来,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来修理它。因为你离不开太阳,你也离不开月亮,离不开整个时空。这是讲我们的身体。讲到我们的生命,要吃饭、喝水,在古代,你住在深山里可能是相对地封闭;现在根本就不可能,你即使住在山里,你也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其他的人,所以每个人的生命都在这种动态的因缘的网络中。

  那么生命和生命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呢?不一样就在有的动态是一种良性的机制,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有的动态关系是和谐的,有的动态关系是不和谐的,有的动态关系是部分和谐,有的动态关系是部分不和谐。我们要转化这种关系,就不能孤立地来看这个身心。

  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佛法的修行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都是把人放在整个的时间、空间、社会文化的因缘网络中来修行,因为离开和别人的关系就不存在善和恶了。你的心灵也是一样,“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心和境不能离,这是一个动态的关系网。在这个网络中,我们修行人就有一个定位,角色不一样。

  我们出家人得到现在这种生活模式,有我们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对佛教的责任,这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所开端、延续、传承下来的。释迦牟尼佛对于出家人在这个角色上怎样修行,怎么调整这个动态的因缘网络,也有一系列的教导戒定慧的教导,每个出家人都要理解这个角色。

  通俗地说,我们出家人的立足之本在哪里?在戒定慧;再简单一点,用中国文化的词来讲,在道和德;再复杂一点,可以再加一个东西,道德再加学问。但是学问不是本,本是道德。如果你只有学问没有道德,这个出家人仍然不合格。所以道和德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个本。如果忘记这个本,作为一个出家人,就会被社会、被别人所轻慢,因为我们自己独有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没有示现。从整个佛教来说,如果我们出家人丧失了道德之本的话,整个佛教会被社会小看、鄙视,终有一天也会被社会所抛弃。

  在禅七中,我们很多师父,特别是佛学院这边的很多师父非常用功,也非常能忍耐。我知道很多人是第一次打禅七,平时只有晚上坐一支香,和现在的禅七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很多师父都很年轻,能够在禅堂里从早到晚这样坚持行行坐坐,有的师父还是双盘,可以想象是很考验人的。我觉得很多人通过禅七找到了出家人的本,这个本就是道和德。如果你找到这个本,抓住这个本不放,这一生就不会虚度。前面是讲出家人。

  在家人呢?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本、在家人的角色,在家人的修行一定不能离开你的社会角色、你的责任。你那个因缘的网络和我们出家人不一样。我比较反对有的在家人搞极左路线本来是在家人,但是他要过出家人的生活,跟家里人闹别扭,对家务事不管不问,对小孩子的教育不关心,对自己的先生冷漠、疏远,造成家庭不和,乃至破裂,她心里还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和师父们一样在认真修行这样做是错的。你把你从你的关系、因缘的网络中单另地摘出来了,修炼你自己,这是一个自私的行为。

  很多在家佛教徒自私的表现来源于他没有正确地理解修行的含义。你在你的社会角色上是一个什么人?你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一位老师你有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也有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对上的责任、对下的责任,对左的责任、对右的责任,这些责任你都不能忽略。你是一个男人或者你是一个女人,你是一个老年人或者你是一个中青年人,责任都不一样。对中青年人来讲,上有老,下有小;少年人责任又不一样,他要上学。在这种因缘动态的关系网中,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去落实那种自私的修行,那就有点像修炼而不是修行了。

  在这种认识中,你就知道身心本是幻化的,因缘本是幻化的,但是此时此地、此生此世,这些因缘想逃也逃不掉。怎么办呢?只有面对!在面对这些因缘中,按照佛的教导,去修行自己、转化自己、提升自己。对在家人来讲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一条大道,一条自利利他的道。

  我现在讨论的题目可以冠之为“修行和生活的关系”。所谓的生活,就是我们每个人和外部的世界这种动态的因缘关系,绝不可以把修行局限为这七尺之躯,在这上面怎么做文章。你这七尺之躯和天地万物、和周围的亲戚朋友、和社会没有一刻停止过互相影响,你要修行到让这种互相影响的机制变成和谐的关系,就要拓展它、扩大它,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修行和我们的性格。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个人认为,本性难移但是可以移,佛法就可以移我们的本性。这个本性不是佛性,恰恰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和后天熏习成的一些脾气性格。在所有其他世间的修养方法中,都把我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打一括号,什么意思?保留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去修养。只有佛法,连你与生俱来的、从小养出来的很多劣根性、很多性格也要转化、也要修掉。

  打个比方说,世间法的修养有一点儿像是在地上盖房子,不打地基,不用往下挖,就直接在上面盖,下面这块地就是要接受的一个条件。只有佛教不然,佛教认为这条件不能接受,还得往下挖。挖三尺,挖十尺,挖百尺,一直挖到地下坚固的地方,再往上盖,就能盖高楼了。

  修行人不要用性格脾气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找借口、打掩护:哎呀,我的性格就这样,我的脾气就这样。你脾气就这样,那你学佛做什么呢?学佛就是要改这个脾气。所有的脾气性格正是我们修行第一要面对、要扭转的问题。有的人问:你这样把我扭转了,最后变成一个没有性格的人吗?不是!你看释迦牟尼佛,他是很生动的,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禅师也是非常生动的。他们的性格很鲜明,比我们还要生动!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性格总是让我们有局限,让我们有形状,所以中国古人对最高的德行修养的境界用了一个比喻,就是水。水没有形状,放在圆的容器中就是圆的,放在方的容器中就是方的,它是随顺的。

  佛教里喜欢用一个比喻,叫虚空,用虚空比喻我们心性的广大、能容。在虚空里,你爆炸一个原子弹也没动静,因为虚空是无边的,更不用说你扔个炸弹、扔块石头了。一切人都可以容,一切事都可以容,没有你容不了的时候。

  佛教里还有一个比喻叫海,海是广大的。在印度文化中,大海有特定的内涵,跟中国文化中的大海不一样。印度文化中的大海除了广大以外,特指大海里面有很多宝藏,很富有。你的心量扩大的时候,你的福报会增加,人会变得深沉、宽厚、安忍。这方面的德行培养出来,那就如同大海。

  当然佛教里,特别是汉传佛教也喜欢讲云和水,云是飘动无住的,天上的云没有在一个地方停着,水是流动随顺的。这个可以很形象地比喻修行人的性情:随遇而安,心无挂碍。来了就应,去了不留。水、虚空、大海、白云这种境界的人格是不是比我们很多习气、很多自认为有特点的性格来得更好啊?我觉得是,所以修行就是要从修自己的脾气性格开始。这是我今天想讲的第二个问题。

  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打坐和念经。居士们在家要学习,学习就离不开佛经。关于佛经,第一种是研读,研究、阅读、看,第二种是读诵、受持,出声地念诵。这两种都很重要。

  前面我有讲到,我们打坐需要正见来指导,正见就从研读和受持佛经来。在这样一个时代,由于好的老师难求,佛经、祖师语录就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所以修行的人不要盲修瞎炼,埋头闷坐,平时要经常研读、读诵大乘经典。读诵大乘,很多并不能马上就消化,但是落在我们的心田中,慢慢就能成为未来的智慧种子。这也很重要。简单来说,要重视学习。特别对初学的人,简单地天天坐是不够的,有时候你自己偏离了方向还不知道,所以学习佛法的理论知识特别重要。

  摘自明海大和尚无门关夜话

放生乌龟祝福语,家养的鸭子能放生吗,仙湖植物园有放生池吗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