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代放生的功德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2-12-29 浏览:613次

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

宝华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北,距南京市30余公里,原名华(花)山,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南朝梁时,宝志和尚登山结庵,弘法传教,遂称宝华山。宝华山为宁镇山脉之名峰,周围群山环抱,最高峰海拔437米,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山志》述其形胜说:“其形安而逸,其势尊而严。东凌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宝华山山色秀丽,清静绝尘。三十六座山峰,似瓣瓣莲花,山势崛起而中凹,群峰环绕其下,若花之含萼,如莲之有房。自明代三昧寂光、读体见月法师以此山为弘律传戒的基地后,经历代祖师辛苦经营,宝华山成为我国佛教“律宗第一山”。

宝华山因有隆昌寺而闻名遐迩。隆昌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因宝志和尚结庵于此,故称志公庵。宝志(418—514年),句容人,俗姓朱。据《宝华山志》载:“民人朱氏妇,闻古木鹰巢中儿啼,梯树得之,举为子。面方莹澈如镜,手足皆鸟爪。七岁依钟山法俭出家,修习禅观,坐必逾旬。久之,行止无定。以翦尺扇镜挂杖头,着锦披发,跣行街巷,或索酒肴,或累日不食而无饥色。先言后验,灵迹种种。”在梁武帝时,人称志公,深受推崇。后于宝华山结庵,讲经弘法,渐渐声名远扬。宝志圆寂后,此山此寺趋于冷清。明隆庆年间,有一位普照和尚,为重振宝华山,效宝志和尚再度于此山结庵。其时,荆榛丛杂,狼虎成群,人莫敢近。其《传》记载:“虎犹群聚,高踞洞穴间。照断臂以祭之,虎乃散去。人谓诚心所感。”从此,信众渐至,游迹复通,沉寂多年的宝华山。又有了香火。万历年间,普照的徒弟明律又开拓寺地,寺院渐成规模。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妙峰禅师来此山,得明神宗、慈圣皇太后资助,造铜塔一座、无梁殿两座,神宗敕赐大藏经,并赐寺额“护国圣化隆昌寺”,从此该寺改名为隆昌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康熙帝南巡,赐寺额“慧居寺”,遂又改名慧居寺。乾隆皇帝曾6次登临宝华山。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二十八日,乾隆帝临幸宝华山,为大雄宝殿、铜殿、戒坛分别赐“光明法界”、“宝网常新”、“精进正觉”匾额,并联句:“地控秣陵,金殿香浮华鬘动:山蟠句曲,石坛月朗戒珠圆。”

据现存隆昌寺山门内墙西侧碑文记载,1931年,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国民党元老戴传贤来寺中居住,修缮寺宇,并立“孝敬碑”。他依“饮水者宜思其源,显业者宜培其本”的思想,建议仍沿用原来的寺名——隆昌寺,并亲撰《隆昌寺复名记》文,立碑于寺。如今从宝华山北麓杨柳泉村徒步上山,经山间小道,越欢喜岭,过白云亭,规模宏大的寺院便清晰可见。寺前有环翠楼,上书“律宗第一山”5个遒劲的大字,是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御史笪重光的手笔。1988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特地为隆昌寺题写了“律宗第一名山”。

隆昌寺原有殿宇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坛。山门面北偏东,其上挂有赵朴初会长书写的“护国圣化隆昌寺”额。汉地佛寺,山门一般向南开,此寺山门原为西向,在三昧和尚时改作北向,其中缘由,依《宝华山志》载:“此山形势北向,以北为正,以南为背。”但本地传说是因皇帝临幸此寺乃由北而至,故改山门面北。民间曾有人作诗曰:“林竹翠柏抱寺庵,隆昌古刹玉中藏;燕窝宝地佛中奇,山门朝北迎圣上。”隆昌寺的山门还有一特别之处,一般寺院山门巍峨,先声夺人,这里的山门却既小且僻。据说,隆昌寺乃弘律道场,僧人平时不得随便出入,故有意将山门造得很小。亦说僧众平日功课较多,为使院内安静,故把山门造得偏僻,以免干扰。过去有诗云:“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还有游人编了顺口溜说:“围着庙宇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

隆昌寺的布局较为特殊,与通常寺院主体建筑建在中轴线上不同,这里的主体建筑一字排开。进入山

门,左侧是戒坛堂,右侧是大悲楼,南面由东向西是普贤无梁殿、铜殿、文殊无梁殿、藏经楼、大雄宝殿、方丈楼、乾隆行宫等,殿宇结构高大,组成一个四合院。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前设照壁,两翼有走廊,上有“佛制戒坛”额。戒坛原为木结构,后由见月大和尚改为石戒坛。出戒坛堂沿左侧拾级而上,便至铜殿。其形为楼阁式,结构精巧,雕刻细腻。铜殿左侧是文殊无梁殿,右侧是普贤无梁殿。无梁殿为单檐歇山瓦顶,重檐九脊,内部系砖垒成的拱券,外部摹仿木结构形制。门窗头上雕刻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无梁殿全部用青砖垒砌,不用寸木。

山门对面500米是龙山。由于正对山门,谓朝拱之山,葱郁峻峭,圆整秀美。龙山半腰建有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塔院。此塔3层,底层高4米多,塔前有碑,镌见月像,栩栩如生,该碑现移于寺内。

宝华山隆昌寺的中兴主要是由明末三昧寂光法师及其弟子读体见月完成。三昧(1580-1645年),曾奉诏在五台山建龙华大会,弘传戒法,后受都人之请,振兴宝华山隆昌寺,建律宗道场,鼎新殿宇,设坛传戒,受戒弟子满天下。因创千华社,由此而发展成为中国律宗的一个派别——“千华派”。三昧圆寂后,见月(1601-1679年)继主宝华山隆昌寺法席,革除流弊,弘扬正法,行事仪轨,皆本律制。定制每年春冬传戒,结夏安居,恢复羯磨、布萨制度,确立三坛传戒法式。他锐意开创弘戒基业,誓为天下丛林创立风范。宝华山由此成为海内丛林弘律传戒之典范,隆昌寺被誉为“天下第一戒坛”。见月一生开戒七十余期,门下弟子数以万计,法嗣亦有数十人。可以说,自宋元后几近断绝的律宗一脉至明末清初的复兴基业,由古心律祖草创、三昧和尚继起,至见月律师而集大成。雍正十二年,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高。隆昌寺成为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各地寺院的授戒仪规,均以宝华山隆昌寺的《传戒正范》为蓝本。甚至连宝华山的唱念,也成为江南佛教寺院的标准唱腔。晚近律学,唯宝华山一系,以开坛传戒为己任,使出家受戒之仪制得以保存、律法藉以弘传。在丛林中,凡有隆昌寺戒牒者,均会受到礼遇与尊重。

1983年隆昌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汉传佛教地区142所重点寺院之一。1987年、1988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两次赴宝华山考察,并成立宝华山修复委员会,亲任名誉会长,茗山长老出任主任。1996年,慈舟大和尚任宝华山隆昌寺住持,并于同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升座,举行传戒大会,得戒弟子560余人。慈舟法师继席宝华山以来,力挽颓风,选贤用良,中兴常住,所谓“尽心扫叶焚香,勉力积石垒垣,恢复祖师戒坛基业”。1999年9月,隆昌寺内成立律宗佛学院,培养僧材,使千华一系后继有人。2002年10月18日,宝华山隆昌寺隆重举行建寺1500周年庆典,海内外诸山长老、大德居士及各界嘉宾数千人参加了盛会。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智正)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

智正

  法音论坛《法音》1998年第1期(总第161期)第18页

  在对人间佛教理论的探索中,太虚大师、印顺导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是要直接把佛陀教化众生之本怀——示教利喜,告诉给修持者;要将从来所流行的对天上佛陀的信仰转为对现实人间社会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人格的发扬;是要把握佛教的本质以推动佛教利生事业的发展的。因此,笔者拟从“止观双修”之理论角度来分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敬请方家大德指正。

  印顺法师在《妙云集·人间佛教》一文中说到:“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并且关涉到一切圣教”,指出人间佛教的宗旨是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最终目标,学佛要从做好人开始,并进而学修菩萨行,菩萨道修学圆满即是成佛。菩萨道所经历的过程可略分为三个阶段:一、凡夫菩萨;二、贤圣菩萨;三、佛菩萨。第一阶位是新学菩萨,是凡夫身初学发菩提心而学修菩萨行,是在修学信心的阶段,即十善菩萨。新学菩萨要培养信心、悲心并要学习发菩提心,要乐闻正法、闻思精进而著重以十善业为菩萨道的基石,如此力行不息,积集福慧资粮,一旦菩提心成就,就可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贤位。另外,印顺法师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发心去实践由凡夫而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菩萨道,首先就要把握学修此菩萨道的心要。

  学修之心要,即:信、智、悲三法。信为修学佛法的第一要着,智是解脱生死的根本,菩萨利济众生之大悲心若不够,大乘功德则不能成就。此三法又摄得六度四摄一切法门,启发信心、引生智慧、长养慈悲,实在是大乘道之根本法门。我们在初学大乘法时,首先要发起正信,念佛、礼佛、赞佛、随喜、供养、忏悔、劝请等都是摄道初学,是长养信心的善巧方便;有悲心大乘信心才得坚固,如有悲与慧为助缘,信心培养得深厚坚固了,就能生起坚强的愿力;对于经论的义理,非要理解的透彻,于佛法起正知见,了解佛法的真了义,依着进一步的思维修习,引发甚深的智慧。要时常想起众生的苦处,激发自己的悲心。如能着重启发信心、引生正智、长养慈悲,大乘圣胎也就渐渐具足,从凡入圣了。

  其次,要平衡地修习(不要偏于信愿或偏于智证,更不偏于慈悲心行),而使得三法渐渐成就。这样,修习大乘法的菩萨就能逐渐安住在由信、智、悲三法而成就的菩萨事业上,积功累德,满足一切方便与智慧之道,并因此而为正修菩萨之行,为菩萨事业的圆满实施,乃至为无上佛果之圆满成就打下坚固的基础。

  关于止观双运,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品》中说道:“譬如夜间为观壁画而燃灯烛,若灯明亮而无风扰动乃能明见诸像,若灯不明或灯虽明而有风动,是则不能明见诸色,如是为观甚深义故,亦须定解无倒妙慧,及心于所缘如欲安住而无扰动,乃能明见真实,若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定,然无通达实性妙慧,是离能见实性之眼,于三摩地任何熏修然终不能证真实性。若虽有见能悟无我真实性义,然无正定令心专一坚固安住则无自在,为分别风之所动摇,亦定不能明见实义,是故双修止观二品。”“声闻不见如来种性,以定力强故慧力劣故,菩萨虽见而不明显,慧力强故定力劣故,唯有如来遍见一切止观等故。”由止力故如烛无风,其心不为诸分别风之所动;由观力故如烛光明,其慧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所以说,修成止后更须修集缘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所有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进、净信及修厌离心等无边众善法而灭无边过失。又如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品》中说:“如是成就奢摩他后,若修观时纯修观察,前止失坏复未新修则无寂止,由无止故观亦不生,故须双修前安住止及新修观,谓修观后即于彼义而修寂止,故缘无我而能修成止观双运。”

  如上所说:欲得止观双运,必须双修止观。为了令身心于一切善品而得安住必须修安住止,安住止若成,则当双修如空如幻的空性(或于定中修虚空观)及前安住止,如是方能获得无功用运转作意,而得成就双运转道。这样,我们就能以无功用行伏诸烦恼并断烦恼之种而成就如来种性。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两个问题:1关于双修止观,令身心于一切善品而得安住之时,其中“一切善品”的抉择问题;2关于安住止成就后,双修如空如幻之空性及前安住止,其中“如空如幻之空性”(与修相应的慧及无我正见)的抉择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双修止观的关键。为了抉择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1从佛教依机设教的角度来探讨“一切善品”之所缘;2从人间佛教由人、菩萨而成佛的角度来探讨“如空如幻之空性”之所依。在这里,我们可结合印顺导师关于人间佛教的重要性而说的一段话来考察这个问题。他说:“大乘法的发扬,是从适应于隐遁的天行的声闻行,而转向于入世的人行的菩萨道。虽然菩萨道的发展,由于适应一般的民间而通俗化,摄受一分祭祀、咒术、苦行的天行,或加上隐遁、瑜伽,发展为后期佛教的依天乘行果而向佛道,但大乘初起的真义,确是为了适应人类,着重人行,发展为不碍人间正行的解脱。佛法是怎样的重在人间!对于天法,佛又是怎样的净化它。”又说:“佛陀是怎样被升到天上,我们还得照样欢迎到人间。”由此,我们从这个角度(重人间佛陀而轻天上的佛陀)出发,再结合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这“一切善品”恰恰是上文所说的由三法成就之菩萨事业,是修安住止必不可少的方便,是实现人间佛教所必须完成之事业;而“如空如幻之空性”之所依,恰恰是由亲近善知识及清净尸罗而得之圆满学处,是无垢之心慧,是人间佛教之核心思想。如是抉择已,我们就可以以双运之理来探讨人间佛教关于“人成即佛成”(或者说“即人成佛”)的理论依据了。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即人成佛”的理论是什么?

  太虚大师在《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中谈到,现在正值佛灭后三千年的末法时期,如果依着声闻行果,是要被世人诟为消极逃世的,如果依着天乘行果,是要被世人谤为迷信神权的,不惟不是方便,反而成为障碍了。所以在现在的这个形势下,修行者所趋向的目标是应在进趣人乘行,而所依靠的既不是声闻行果,也不是天乘行果,而确定是在人乘行果,以实行人生佛教的原理,依着人乘的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果,方是时代之所需,尤为我国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即菩萨行而大弘佛教。在业果上,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由此,太虚大师提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印顺导师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的原理进一步发挥,在《妙云集·人间佛教》一文中说:“施、戒、禅、慧都不离于人类的道德,净化身心的体验。从佛出人间的意境中,一重人间,一重佛道。这,我们称为人间佛教的,不是神教者的人间行,也不是佛法中的人乘行,是以人间正行而直达菩萨道,行菩萨行而不碍人间正行的佛教。从来所说的即世间而出世,出世而不碍世间,今即称为‘即人成佛’,成佛而不碍为人。成佛,即人的人性的净化与发展,即人格的最高完成。必须确定人间佛教决非同于世间的慈善事业,是从究竟的佛乘中来看我们人类,应怎样的从人而向于佛道!”他又说:“人性中,常是好的坏的同时发展,这是人还不能摆脱情识为主导的本质。佛法(要求我们)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要从智本的立场,使一切获得良好的增进。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

  从上面这一段文字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即人成佛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末法时期的人类如果以人乘而趋向于菩萨乘,以人乘行果而修习大乘菩萨之行果,如是修习,方可得到人格之最高完成(即“成佛”);二是要从智本的立场出发,从究竟的佛乘中,善用人的特性,并且不碍人间之正行,而使人性得到净化与进展,如是修习就可以趋向于佛性的完成。此二者,一是从人乘的角度而说(以人乘而趋向菩萨乘而使得人格之最高完成,是自利);一是从佛乘的角度而论(从佛乘而下化众生而使佛性的完成,是利他)。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即人成佛”的理论。如果我们由止观双运转道之建立及以无功用行而成就如来种性这两个角度看待这个理论,就会发现“止观双运”与“即人成佛”两种理论的内在联系。下面分析一下这个联系的实质。

正月初一代放生的功德

  首先,由亲近善知识、清净尸罗、勤习三法而具足方便,依方便修而得安住止,然后双修止观二品而得双运转道,此道是以趣向菩萨位为目标,以行菩萨行乃至成佛为终极,以圆满而无错谬的方便,以方便摄慧(与闻思相应的慧,即无我正见)为特点的;而以人乘行果修习大乘菩萨行果,从而获得人格之最高完成的人间佛教,也是以趋向菩萨行果为目标,以修习菩萨行果乃至人格之最高完成为终极,以人间佛教事业的建设、圆满无暇的人生为特点的。

  其二,如果成就止观双运转道之后,以无功用行伏诸烦恼并断烦恼之种自然而成就如来种性,从而同时具足无量化他之功能,此道是以获得与相应的慧,以此慧所摄之方便——菩萨事业的完成为基础的,以佛性之完成(不住涅槃,誓度尽一切众生)为目标的;而从究竟的佛乘的立场出发,善用人的特性,自然而使人性得到净化与进展,从而趋向佛性的完成的人间佛教,也是以佛慧为基础,以佛性之完成为目标的。

  其三,我们知道:止观能够成就大小乘世出世一切佛法之功德,正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云:“大小乘世出世一切法之功德皆是止观之果”。获得双运转道之后能使自利利人之功德圆满,而人间佛教由人乘行果而修习大乘菩萨行果恰恰为修习安住止之所缘;人间佛教由人性的净化与进展而获得佛性之完成的理论为修习真实义慧之所依,为了修习安住止及双修止观二品,定须人间佛教之理论作为保障。

  由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止观双运之理亦即是人间佛教“即人成佛”的理论基础,而人间佛教“即人成佛”之理论也为止观双运转道之建立提供了条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由此可见,人间佛教是止观双运转道之实践,止观双运转道是人间佛教之理论根据。

  得到如上结论之后,我们自然就会由正修止观之探讨而联想到人间佛教之实现,由人间佛教之实现而觉察到应以止观成就诸功德而庄严十法界土。这样,我们就可以由止观法门之修习而完成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人格,由人间佛教之实现而推动佛教利生之事业。有此二者,我们就可以成就一切佛法之功德,而将末法转变为正法了。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