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佛法:智悲并重,心灵成长的历程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06 浏览:334次

返回上级佛教生活中的医学

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即躯体无病痛、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佛教大全讲经

为(业)是致病原因,而且还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在疾病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当前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相吻合的。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要远远大于以前,因此对疾病的治疗不能只靠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更为重要。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l-a怀特在其名著《文化的进步》中有一句名言:"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的需要。"[1]一种文化的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佛教文化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彻底根绝包括病苦在内的人生诸苦是佛教的根本宗旨,因此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也要为这个宗旨服务。

佛教注重调节人的饮食,用食物来治疗人的疾病;佛教徒的卫生习惯、修行实践中体现了医学养生保健和心理养生的思想;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与医学是密切联系的,佛教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养生保健思想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思想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值得现代社会仿效。

(一)饮食与医学

从基本上来说,人的健康要透过营养-食物来维持。日本的日莲大圣人指出:"人类靠食物为生,食物即是财货。

佛教认为,人类的饮食和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即所谓 "病从口入"。许多疾病的发生就是由于饮食复杂和过量引起的。

而适度的饮食则可以治疗疾病。据《九横经》的记载,有九种原因导致许多人不能长寿,中途夭折。第一,把非食物当作食物吃下去。第二,不计食量,即饮食过量。第三,不按照习惯饮食。第四,食物不消化,有人虽然消化不良,也照样猛吃下去。第五,大小便不定时。第六,违反五戒。第七,亲近恶知识。第八,行为怪僻,违反习俗。第九,不闪避车辆,暴象或酒醉行为。[3]前五项是关于食物的注意事项,只要避免这五项,就能延年益寿。

中医也认为饮食不洁,无节制过多进食或饮食劳累都能导致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在人体内分解成多种营养成分,机体就利用这些食物的营养促进生长,进行修补,并维持各系统的功能,所以只有进食得当才能保持健康。 若饮食不当,就会造成机体障碍而使人生病。佛教是以饮食心理的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的。

佛教中有 "万物皆药 "的思想,佛教医学把食物当作药品来用,注重饮食疗法。 对于病人来说,食物即是药品,对健康人来说才是食物。有时候,一般食物也能当药品用。中医中就有 "药食同源 "的说法。佛教认为调味五味可以治病。

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载:"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

总之,佛教认为饮食与人的身心疾病是不可分割的,佛教的饮食观对中国的医学也产生了影响,对人类饮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素食,饮茶,戒酒等。当然,饮食不能包治百病,但健康适度的饮食则百益而无一害。

(二)卫生与医学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自我调整。佛教本身有一套严格的戒律,要求佛教徒遵守。这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佛教徒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吃、喝、住、行、坐、卧。这些戒律还包含许多医学思想和保健知识。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将一些卫生习惯带入中国,或多或少地对中国人的卫生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十分注重个人卫生,戒律中的一些要求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僧侣卫生习惯的养成。

以《灵岩山志》中的 "佛堂大众一日行规 "为例。"每日闻四板声,即起,整衣整冠,挂帐,稍息回堂。挂腿坐下,煞四板,听三刺叫香,出门洗脸,按照两手半的套路。两单分开洗,手巾挂在东西檐下。

...... 吃。吃饭时,省五官,去三心。不可喧哗碗筷,不可喧哗饭菜。念完佛号回寺,途中不可吐痰,不可流鼻涕。有病、痰多的人,必须戴上有痰的手帕,不能前后左右张望。必须合掌念经。回到大厅,绕佛三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念诵四句《消三障愿文》,向佛祖顶礼三拜。收起拜垫,放在一处。座前一进一出,对面抽衣,搭位于杆上,脱袍卷起,放座上,大小垫于座上。不得置杂物。

然后咀嚼杨枝,咀嚼杨枝之物,既为佛制,又有五益,必须遵循。漱口之后,换鞋洗手。尤其是大房间必须洗净。此乃佛制之事,必须奉行。

说唱佛经

必须遵守。如果偷懒不洗手,被大臣们发现就会受到训斥。洗漱后洗手时,先用碱水蘸手指搓洗,然后在左边的汤罐里洗,再在右边的水罐里涮。擦完毛巾后,像在小洗手间一样换鞋。只有在右边的水里才能荡涤。不要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大小要放回大厅。

...... 如果咳嗽,用袖子捂住嘴。如果要吐痰,用手巾接住。不吐鞋底上,瞌睡被幡拂后,须提神系念......。"[4]从这一日行为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门弟子十分注重戒律,讲究卫生。从早晨起床、穿衣、洗脸、吃饭都讲究卫生,包括饭后嚼杨枝、漱口、洗手等环节。洗手有严格的规定,要用碱水洗手。无论是从卫生的角度还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佛教徒的这些做法都是比较正确的,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

佛教也讲究口腔卫生,东汉传入我国的《佛说温室浴僧经》中就曾谈到用杨枝洗牙,可使人 "口齿俱佳,方白而平"。大唐西域记》也讲到饭后嚼食杨枝。"洁身自守,不纠其志。凡有饮食,必先盥洗,残宿不中,食器不传,瓦器木器,用后必弃,金银铜铁,各加莫盈。食者弃之,嚼杨枝而为净"。[5]

这段话除了讲饭后嚼杨枝,还讲了吃饭时的卫生习惯。食物在吃之前要清洗干净,上一餐剩下的食物不能在下一餐再吃,盛放食物的器皿不能相互碰撞使用,以免感染,瓦器和木器用过之后不能再用,应该扔掉。这些戒律和规定都是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的。佛教的这些规定有利于健康。

佛教对佛教徒的沐浴也有特殊规定。作为佛教徒,不仅要洗去身体上的灰尘和污垢,更重要的是要净化心灵,洗去心灵上的灰尘和污垢;只有净化心灵,才能达到净化的法门。沐浴法门既是生理上的满足,也是心理上的满足,而作为佛教徒,更注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升华。

总之,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和保健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和养生,也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这种卫生习惯和做法客观上丰富了医学保健知识,并对后来的卫生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修身实践与医学

修行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那么什么是 "禅修 "呢?"禅定 "是 "禅 "和 "定 "的组合,意思是 "安静和停止杂念"。什么是禅?它是 "禅那 "的简称。

佛教农村经文视频

它的意思是 "冥想"、"沉思"、"弃恶"、"功德丛林 "等。它的意思是把心思集中在一个境界上,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思考。"定",译为 "三昧"、"三摩地",指心神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心境,佛教将其作为获得确定性理解和作出确定性判断的心理条件。佛教将其作为获得确定性认识和作出确定性判断的心理条件。

在佛教看来,人的心灵本来是清净宁静的,只是外在物欲和幻想的诱惑,使人的心灵产生了妄想和迷惑,从而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烦恼乃至疾病。人的疾病是由贪、嗔、痴,即无明造成的。因此,佛教养生主要强调一种顿悟,强调不为某些欲望所累,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这种超然的心境下,才有可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只有通过冥想,即所谓的 "禅定",才能达到这种境界。禅定可以排除杂念,祛除妄想,使人专注于四圣谛,获得安乐。佛教把禅定作为精神锻炼的主要手段,对于禅定,就是通过 "以念止念"、"以心观心 "的心理过程来增强人体自身对生命运动的调节控制和运动能力。[6] 彻底消除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包括疾病之苦,是佛教的根本目的。禅修是治疗众生精神疾病的有效修行方法。

禅修可以治病,通过禅修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禅修养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调养精神。关于禅修和其他修炼方法,最具代表性的修炼方法是止观疗法,即以天台宗的止观为主。

在修炼止观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收敛散乱的心神,坐下来,闭上眼睛,回观自己的心境和内心深处,可以调节身心,活络全身气血,从而起到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种独特的心理养生方法。

佛教修行中的这些做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修行,但这种做法客观上起到了调节身心、祛病延年、维护健康的作用。通过禅修,心才能清净,只有清净,精神才能不涣散;只有精神不涣散,身心才能健康,同时人也才能长寿。其实,佛教的禅修方法和中医都强调心理保健的道理

佛教僧侣讲经视频软件

是相通的,即练身调形,应先主动调神。因为精神清净、意志自在、心神安定的心理保健状态,才能达到真气调和顺畅而不生病的境界。[7]

顺应时代的需要,太虚提出了 "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 "的口号。人间佛教绝不是一个特殊的宗派,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适应和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8] 人间佛教强调以人为佛教的中心,佛陀所说的佛法是为了人,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所以人间佛教的建设要努力解决人的问题。

佛教徒日常饮食、卫生、修身养性所体现的医疗保健思想,对人间佛教的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佛教认为饮食与人的身心疾病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强调通过饮食和心理健康来达到修行的目的;佛教不仅注重个人卫生,而且注重公共卫生,尤其强调心理卫生;佛教的修行实践强调要调理人的身心、人的精神,通过调理身心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总的来说,从佛教生活用药可以看出,佛教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老病死,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关注人的心灵宁静,关注人的完善。因此,人间佛教的建设也应更加关注人的生老病死,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关注人的心灵宁静,关注人的完善。

从佛教生活中的医学来探讨人间佛教的建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人间佛教建设要体现人间性。

人间佛教具有强烈的世俗性,佛教的特点是 "入世而出世,出世而济世",佛教重视生命,反对死亡,强调以人的现实生活为本,以活生生的人为本,关心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积极入世。佛教生活中关注的医学问题,恰好也是世俗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即日常饮食、卫生和修行。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人间佛教建设应该关注的永恒主题。因此说,人间佛教建设要体现人性,关注人的生命与健康。

第二,人间佛教建设要突出精神的引领作用。

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信息 "爆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负担也越来越重,有的人甚至会因为不堪重负而精神崩溃。因此,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精神慰藉和心理调节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佛教生活医学所体现的养生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健康的定义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佛教的日常饮食、卫生、修炼等行为更注重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调节人们的精神和心态,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心平气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更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间佛教的建设应重视精神文明的引领作用。

第三,人间佛教的建设要符合 "契理契机 "的原则,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所谓 "顺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符合佛教的根本道理和精神,违背了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佛教,当然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在顺应真理的同时,也要顺应机遇。所谓顺应机缘,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群众的不同需求,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顺应机缘,方便施教。[9]太虚认为世间有三种 "苦",即:一、依外世苦,二、依内身苦,三、依众苦。[10]太虚对世间三种苦的论述,可以理解为人生痛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即人的身体和内心感受之故,二是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此,我们在建设人间佛教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契理契机的原则,与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的心理相适应,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环境等外在因素,与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人间佛教的建设更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人间佛教的宗旨是以人间佛教为基础,达到人间佛教的目的。在当代,为了更好地践行人间佛教,我们应该从佛教生活中的医学中吸收和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使人间佛教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奉献社会,奉献人民。

参考文献

[1]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J]. 法音,1998(7):21

[2] 刘心如主编. 佛教医学的奥秘[M]. 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182

[3] 刘心如主编.佛教医学的奥秘 [M]. 台北:大展出版社,1994:184

[4] 张一柳.灵岩山[M].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records series;46).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1996:153-155。

[5] 姚时珍,注。大唐西域记评注[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科研部,1984:54

[6] 袁伟龄、邹洁。佛教心法在养生保健中的体现研究[J].甘肃中医杂志,2004,21(1):16

[7] 袁伟玲,邹杰。佛教在养生心法中的检验表现形式[J].甘肃中医药杂志,2004,21(1):16

[8] 邓子梅.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J]. 法音,1998(7):17

[9] 洪秀平. 人间佛教与城市修道[A]. 觉主编.城市中的佛教[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4-45

[10] 郭鹏. 太虚思想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73

生活中的佛法:智悲并重,心灵成长的历程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2-2030 慈心代放生中心 慈心代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